第237章 商不器谈文武之别
“多少?”林平之很随意的问道。
“一位从九品文官的月俸禄,是五石。”商不器伸出五根手指,语气中隐隐透着一丝感慨。
从九品文官月俸禄五石,而七品武官月俸禄却只有三石。
林平之心里一换算,暗暗摇头。
这差距的确惊人,更能看出文武之差,还好我不是光靠朝廷俸禄吃饭的
林平之无所谓道:“商兄,应知我考武举,可不是为了这多几石少几石的俸禄。”
“我知林兄家境殷实,看不上这微薄的俸禄。”商不器轻声说道,“但这可看出以往朝廷的文武之别。那时朝廷授予的总旗、试知事等官也只是低级武职,品阶不高。”
“而且,这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点。”
林平之问道:“什么共同点?”
商不器回道:“这种低级武职,意味着升迁的职位是在原有职位基础上的递升,而不是升迁到一个固定级别的官位上。这就意味着,升迁速度不可能太快。”
“那文官呢?”林平之问道。
“……”
林兄,我不想打击你的,商不器怜悯地看了一眼林平之。
“咳咳。”
商不器微微挺直了腰背,清了清嗓子。
“如果高中文举的话,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甲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輸林官。”
“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知道林平之一时半会儿间,对朝廷的文武官员体系并不能完全搞清楚,商不器“好心”地给他分析其中不同之处。
“这里面修撰、编修为翰林院官员……”
“修撰、编修是几品官?”林平之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商不器本能的答道,他对这些朝廷大小事务可是烂熟于心的。
说完之后还怕林平之不懂其中道道,连忙解释道:“林兄,你不要看他品级低,但翰林官员可是要职,极有可能入阁参预机务,很多人因此位极人臣。”
“嗯嗯!!”
林平之认真地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
商不器总觉得林平之在敷衍自己。
他接着说道:“而其余进士或者同进士,即使是充作御史、给事等台谏官员及官廷内外的官员,最小一级也可做到一县的知县。”
“相对于武举高中,他们不仅起点比较高,而且之后的升迁速度还很快。”
林平之貌似平淡模样,实则羡慕不已。
不过,他有自知之明,自己不像商不器在朝中有那么多的资源,自己能依靠的只有这一身武力。
“而现在世伯的提议:“弓马绝伦或有出众奇才可为将官者,不分行任士卒或草野之人俱听举用。””商不器指出其中的关键,“这意味着,林兄你是有可能直接成为一位中级武官,或者也有可能领兵戍守一方。”
“若是商兄,会怎么选?”林平之请教商不器。
商不器沉声道:“若是我,应该会选择外放。”
林平之疑惑道:“愿闻其详。”
商不器端起酒杯,轻晃着里面的酒水,缓缓说道:“京师繁华,但是作为武将极难积累功劳,没有功劳,就无法升迁。相反,戍边虽然苦寒,但是近几年边境一直大小战事不断,极易积累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