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窍八方 作品

第251章 练摊悬壶,只看不治

一处酒楼。“探花郎,恭喜啦!”太渊笑道。

“多谢道长。”商不器说道。

“话说,商兄,你这经历可真是有意思。”林平之饶有兴致地开口,眼中带着一丝笑意,“【乡试】你是第三名,【会试】依旧是第三,结果到了最后的【殿试】,还是第三。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巧合,可真是奇妙。”

“唉,我啊,终究是没那个本事如先祖那般做到“三元及第”,也就只能在这第三名上徘徊啦!”商不器也开着玩笑说道。

“三三不尽,六六无穷,生生不息,”太渊说道,“挺好的。”

“我是结束了,林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商不器说道。

林平之耸了耸肩:“你们最后的进士就有三百人,可武举那儿,参加乡试的总共也就两百多点人。”

“毕竟是如今第一次武举,不少人应该还在观望之中。”商不器又问其林平之的情况来,“林兄,那你呢?有没有信心拿到武状元?”

“若是只论武艺的话,平之还是有信心的。”林平之自矜说道,“但然而,这世间之事,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准会不会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

“对了。”林平之好像想到什么,“商兄,那你之后是会留京呢?还是会外放?”

商不器轻轻抿了一口酒,神色悠然:“不出意外,应该会被安排到翰林院里供职。”

“翰林院?”

“那不就是个清闲的地方吗?我还以为商兄你能立马主政一方呢?”

对于这个,商不器只是笑笑,没有给几人详细介绍。

他心里清楚,林平之尚未真正踏入官场,对于官场的种种门道和翰林院的特殊性,还缺乏深入的了解。

待林平之以后进入官场,经历一段时间的磨砺,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翰林院的人地位清贵,日常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看起来没有实权。

然而,翰林院是一个养才储望之所。

大明在英宗之后,朝廷官场就有个不成文的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故此翰林学士又有“储相”之雅号。

意思是能进入翰林院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

但这些暂时就不必现在说出来了。

…………

传胪后的第二天。

新科进士跨马游街,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上京花。

赐众进士【琼林宴】于礼部,命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待宴。

传胪后的第三天。

由新科状元朱希周,率王瓒、商不器等众进士进宫,上表,谢恩。

然后往国子监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仪式结束后,众进士易冠服,从此不再是民,而是官了。

三月甲辰日。

皇帝有旨:“授一甲进士朱希周为翰林院修撰,王瓒、陈澜商不器为编修。第二甲进士李永敷等、第三甲汪伟等,经吏部的铨选,分拨各衙门办事。”

现在离武举还有大半个月。

太渊最近在京城也小有名气了,因为他的特立独行。

静极思动。太渊在外面摆了个替人看病的摊子,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只看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