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发清清 作品

第七章 我家麒麟儿

李涉的话说到一半,剩下的藏在心里并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这入城费还是李继祖掏的,农民挣钱本就不易,二十来个铜钱也不知道要攒多久,这些族里的叔伯们明明答应好了,现在又这样做。

 

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地道?

 

这些话虽然没说出口,但李继祖还是很轻松的就看破了他的想法,笑着问道:“是不是舍不得那些入城费?”

 

“呃……”

 

李涉一怔,然后点了点头。

 

“一会你就知道了。”

 

李继祖脸上带着神秘,跟着又看了眼天色,估算了一下时间。

 

接着,他站起身来,道:“走吧,我们该上那陈家去了。”

 

带着疑惑,李涉随着李继祖来到了陈家。

 

此时那陈家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好多都是李涉不认识的,听大家交头间耳窃窃私语,这些人应该是滁县的百姓。

 

李涉视力不差,不多时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之前散去的叔伯们。

 

感情这是要发动群众搞舆论?

 

这一发现让李涉恍然大悟,心中也是惊诧不已。

 

这还是古代人吗?

 

不是说古代封建王朝实行的是愚民政策吗?

 

怎的!

 

把一群“普普通通”的乡民愚得这般聪明?

 

李继祖见李涉的表情变化得有些快,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三爷爷李继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凑到身前说:“大哥,人来的差不多了,可以直接去叫门了。”

 

他的出现让李涉回过了神。

 

随后望向了陈家,眼睛里顿时充满了震惊。

 

要说这陈家,那实力绝对是不差的。

 

为何?

 

看这宅院,正面这堵院墙往左右延伸出来,怕不是得有个三十来米,按照古代建筑多是呈长方型的形状,且正面是宽来推算,这宅院少说也占地两三亩了吧!

 

这么大的一个宅院,还是在滁县这样一个没大多名气的小县城里……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士绅吗?

 

“呼!”

 

李涉的呼吸忽然变得有些沉重,脑子里也突然冒出了一个,曾经被他当作笑话梗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

 

相传古时候,有两个农夫闲来无事畅想起了宫里皇帝的生活,其中一个农夫说,“皇帝肯定每天吃白面馍馍;”另一个农夫说不止这样,“皇帝下地肯定用的是金锄头。”

 

故事的寓意主要是提醒大家,人若是因为自己的认知不足,以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最终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越陷越深,揭示了一种井底之蛙式的思维方式。

 

当然,也可以像某些人说的,是贫穷限制了想象。

 

当初的李涉也是这般认为的,觉得那个两个农夫无知,不然又怎么会想象出这种可笑的场景来?

 

可现在。

 

看着眼前这座陈家宅院。

 

他的想法变了!

 

这能怪那两个农夫没见识吗?

 

眼前这个陈家不过是一个小县城里的乡绅,从地位上来说还远远比不上那坐在滁县衙门里的县令老爷,但就算如此,他却是能轻松的修建起一座如此规模的宅院。

 

来!

 

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去想象一下,比陈家地位要高不知道多少,并且还是当前时代权利最大者的皇帝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