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树林(第2页)

 拆开锦缎,见到

白色绸布之上刘将军的话依然未变——要砍尽此处树木”。 

 陆逊按照计划行事。 

 但因为身处胶州需要隐秘行动以免暴露。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迅速驶近停在面前打断了他的行程。 

 上拉缰绳止住马匹,昨遇鼓子岛上那自称‘老者’之人自车内步下向自己招呼招手,邀请同乘共处密室中静坐。 

 随着车子抵达安静之所,那人撕下面皮露出青葱年华六十年后的青春气息,原来是他。 

 陆逊震惊问话,“先生真是徐庶?” 

 「后来我遇到了公子李明,发现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心地善良。 

 我原本对李将军印象深刻,虽然他智勇双全,却过于残暴。 

 我当时就想,或许为了百姓的安宁,应该尝试教导他的儿子成为一位仁德之君,爱民如子的明主?」 

 「身为汉臣,我不想为李将军效力。 

 然而,教育他的后代也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乱世之中,读书人的心愿不过是辅佐明主,天下太平罢了!」 

 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 

 徐平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些年在李营的心路历程。 

 陆逊心中满是疑问。 

 ——『这一切与营救王彪有何关联呢?』 

 徐平续道:「谁知,李明突发重病,在医疗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离世了...我还记得那凄凉夜色里,李将军的悲切之声,他说他懊悔不该杀华医师,若是他还活着,一定能救活公子。 

 那一刻,我的心也随着公子的离世破碎了……命也如此无常啊。」 

 提起李明的去世,徐平的眼神黯然。 

 他曾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李明身上。 

 可惜... 

 「后来,我便以探望远方的母亲为借口,请求辞官回乡。 

 正逢李将军率军攻打楚荆之际,我的故乡正好就在那里,我认为这一去十有八九难以生还。 

 出乎意料的是,李将军非但没有追究我,还当众释放了我和我的母亲。 

 他说他曾因踩坏了麦田割下自己的头发以赎罪。 

 他认为我的离开出于孝心,所以放我走了。 

 这是他对百姓欠下的情谊偿还吧!」 

 起先陆逊听不懂,随着对话逐渐深入,他终于明白徐平要说的是什么。 

 曹操固然多疑,但他对待义士的态度始终超脱于个人猜忌之外。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无论李将军如何对张大人猜忌,都不会伤害他?」陆逊问道。 

 「不错。」徐平点了点头,「李将军虽为奸雄但也真性情,对于义士格外尊重!况且,现今李公要维护的人心远比过往更加重要。 

 他己不再是当年屠徐州的将军了。 

 如今身兼相位和魏公的身份,掌控十三州的命运,他也必须挽回往日过多的杀戮。」 

 因此,他语气愈发严肃: 

 「如果李公的行为让人误以为他会加害张大人,那就太表象了。 

 实际上这或许是故意制造的假象以迷惑大家——这才是更需要警惕的!」最后,他总结道。 

 听到这里,陆逊喉咙干涩地咽下一口口水,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地说: 

 「我理解了......」 

 这一刻,他不仅了解到张彪并无生命危险;同时也意识到,徐平能带給巴蜀和荆州的意义更为深远——他对曹操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洞察能发挥重要作用。 

 而这才是这次寻找徐公明的根本原因。 

 寿春城里依旧那间书房,桌案上的地图铺满了整面。 

 贾诩站在一边听着曹操继续说话: 

 「他们都是义士,我怎么舍得加害呢?惩罚和幽禁只是表面功夫,为了展示给所有人看罢了。 

 如果张将军立下大功,我完全可以放华佗的女儿自由...失去的儿子己经让我的内心饱受谴责。」曹操显得无比伤感。 

 提到华佗、再引向死去的儿子…曹操的声音略显苍凉:「我多么怀念曾经那位聪慧的孩子。」 

 贾诩低声说:“从前你放走关羽,徐庶等人也是同样道理,知叛而弗追。 

 今天又布下此疑阵并托付重任。 

 这种胸襟古今少见!你准备给文远创造何种机会建功立业?” 

 片刻后,贾诩完全领会了他的计划。 

 他点头表示同意:“你要将擒关公之大功让与文远?」 

 曹操笑着说:「这样才值得啊!否则这些日子他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 

 贾诩忽然灵机一动,“不如利用这番情形,设计让吴侯除掉凌统。 

 这可是一石二鸟的好计!” 

 「借刀杀人么?」曹操大笑道:「老毒物果然好计谋!」 

 随即,曹操异常激动,几乎掩饰不住欣喜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