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最终形成统一(第2页)
钱婆脸色变了变。
当时住在杨家那么久,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周海闻言无语,对方之所以逃走就是因为怕惹事。
此时回去
,可能会更糟。
“哼!”
如果按正道处理就好了。
但有些人就是要闹才肯听话。
钱婆皱眉,董俊哲神色憔悴。
“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仿佛猜到了董俊哲的心思,贾东旭抬头瞪着钱婆,声音激昂。"你去提醒他,他是我们钱家人!”
一旁憨哥似乎想到什么,“大爷,小东哥是厂外工人,按理说轧钢厂应该负责部分医药费吧。"
“咱这情况怎么帮他找工作挣钱?真世道,坏人总是长命!”
钱婆伸手指着,对周海充满疑虑的话也不在意,“那些厂里的干部,看东旭给工厂干了这么多年,一点情谊都没有吗?”
“您明天就去。"
易中海叹了口气,希望他们早点休息。
“告诉他们,东旭永远是贾家的人,别想撒手不管。"
贾东旭激动地质问道,不顾及颜面。
“你们女人就是心不在焉,一边吃碗里的饭,还惦记锅里的。
谁家不受管得住这调皮的小子?”
贾东旭怒视着钱婆。
之后,易中海提议等他们两个回来再说。
“带上被褥吧,省得再跑。"
这几日心情烦躁。
为什么不能一切顺利按照计划进行呢?
“那小涛真是倒霉,孩子们太可怜了……”
然而最终,所有计划落空。
钱婆担心事情的结局。
杨小涛曾为工厂做出一些贡献,即便没有功也要有苦劳。
钱小东张张嘴,说不出话来。
最后他喊出了声,周围的邻居都能听到。
“你们不是想挣钱给孩子买点肉吃吗?”
贾张氏擦着眼泪点点头。"都是一群不知羞耻的人。"
最后的结果,若是有人遭殃,那就是钱家。
副厂长老徐暂时压制了追究的态度。
“先看着情况再做打算。"
易中海离开前对周妈嘱咐道,钱婆则流着泪感叹往日的好日子再也回不来……
“一大爷,这以后咱们该何去何从?”
易中海沉声道:“尽力帮衬着过日子吧。"
李村
小涛端上一碗饺子,秋梅在锅台前盛了两碗汤一起端过来。
两人坐在桌前,家里就爷仨在。
平年都是和爷爷一起过节,今年回来了就在自家过。
小涛炒了几个菜,父子俩一边聊天,一边小酌起来。
秋梅在一旁倾听,偶尔插话聊几句。
提到老宅的事,爷爷没有表态,觉得小涛快要当爹了,有些事自己拿主意就行。
不论好坏,都是自家的事。
然而说到学校,爷爷却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谈起学生们的状况:
这个小子捣蛋,那个打架,
那个背书不过关回家被揍,又一个默写满分被父母吹捧。
这里的学校简首就是家长攀比的战场。
小涛笑着听,秋梅也时不时讲些有趣的事情,桌上气氛温馨欢快。
“对了,孩子们毕业后的奖励弄好了吗?”
小涛满脸通红地说道,虽然酒不多但酒力大。
实际上奖品就是一本笔记本和一支带橡皮的铅笔,东西虽然简单,却是精心准备的。
至于其他,不敢拿出来。
“爷爷,你说的那个奖学金的事,这二天和秋梅商量下。"
“我们要让孩子看到好好学习也能换来奖励,有实际的好处。"
老爷子点头沉思。
秋梅也明白了,现在家里积蓄颇丰。
当然这些都是辛苦赚来的,说出来也不怕丢人。
第二天,小涛来到西合院听到昨晚捐款的事后也没多想,整理下就随大家一起去工厂。
#### 在医院
医院里,国生、小明和会计在病室外等待。
三人都看着孙家的人感到无语:中平、张氏、秦瑶一早就赶到医院问东旭的情况。
医生诊断说东旭病情暂时稳定但必须立即截肢以免后患。
听到病情缓解三人舒一口气,心中都闪过不愿说出口的想法。
等到催促签字时,三个聚在一块商议。
秦瑶默默落泪,她来就己经表示妥协。
张氏焦急难耐,心里既不忍心但又想到未来的生活;儿子可是心头肉,怎能见死不救呢!
然而,这该如何抉择?
中平左右观察猜到了她们的心思,谁都不愿先说话。
“我听说钢厂最多能给一百元,算是对这些年东旭工作的补偿。"
“一百元!简首是在糊弄人!”
中平生气地喊道被拉住,转头望向王哥等三人心领神会。
接着迅速低头假装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