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另有隐情

眼似琉璃盏,头若炼砂缸。浑身三伏靛,四爪九秋霜。 耷拉两个耳,一尾扫帚长。青毛生锐气,红眼放金光。

 太素用力一掷,青狮拍在地上,滚了三滚,喷出一口血。

 “噗……”

 众人见了皆成软脚虾,连滚带爬,四下散开。

 “哎呦,快躲开,免得被这怪物拆吃入腹。”

 “怪我等眼拙,竟然被这妖怪欺瞒过去,不曾发现异样。”

 太素掐指,欲要算出前因后果。这一算,眼眸忽的亮起。

 “尔等且听我说。”太素立于云端,朗声说道:“他本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

 奉如来佛祖之命下凡作难,将乌鸡国国王推下井,侵夺帝位。”

 “怎会如此?”丞相脚虽软胆却大,高声问道:“陛下好善,隔三差五便会斋僧。

 如此心善之人,佛祖应当爱之护之,为何命此妖下凡,谋害陛下性命?”

 “是呀!”王后挥退侍卫,壮着胆子走上前来,附和道:“陛下从未做过恶事,对佛门中人更是格外开恩。佛祖为何这样做?”

 “王后娘娘问的好。”太素垂下眼眸,声音不大,却清楚的传进每一个人耳中:“敢问娘娘,三年前发生过何事?”

 王后娘娘仔细思量一番,答道:“除那妖道蛊惑陛下,并无旁的事发生。”

 她虽已上了年岁,可并未老糊涂。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发生过何事,她记得一清二楚。

 “既然你想不起来,那我便直说吧!”

 太素嘴角含笑,语气柔和许多。

 “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他归西,证金身罗汉。”

 王后娥眉轻蹙,以帕子掩住嘴角,压下心底的惊诧之色。

 “仙姑。”宰相眼底闪过一抹疑惑,追问:“既然陛下可证金身罗汉,为何又会被妖怪所害?”

 “文殊菩萨不可原身相见,故而变作凡僧,问陛下化些斋供。本来无事,可那文殊菩萨出口相难。

 陛下被他激怒,命人将文殊菩萨捆了,扔进御水河中浸了三天三夜。如来佛祖得知此事,这才降下劫难。”

 那文殊菩萨分明是刻意刁难,可太素不能说破。这也无妨,话说一半留一半,照样让那群秃驴没好果子吃。

 “原来是那个和尚。”王后目露凶光,恶狠狠的盯着青狮,开口说:“什么言语相难?

 那和尚分明是将陛下的名声踩在脚下。只差指着陛下的鼻子,骂他是沽名钓誉之辈。”

 提起此事,王后气血上涌,险些咬碎一口银牙。

 “陛下将文殊菩萨浸在水中,已是格外开恩。如若不然,只凭他那番话,杀头也不为过。”

 太子率兵急匆匆赶来,听到王后所言,招手唤过宰相。

 “母后此话是何意?”

 宰相行了一礼,凑到太子耳边,低声说:“殿下,是这么回事……”

 王后死死攥着拳头,鲜血顺着指节滴落在地也毫无所觉。

 “什么佛门,什么菩萨,都是道貌岸然之辈。”王后厉声骂道:“陛下潜心修佛,却落得这个下场……”

 太素放了一把火,眼下这火越烧越旺,不需她再推波助澜。

 “王后娘娘,今日之祸非是道家子弟所为。还望你明辨是非,莫要迁怒道家。”

 “这是自然。”

 王后脸上带着歉意,行了一礼,语气愈发真诚。

 “若不是仙姑您告知我等真相,我等不知会被这妖怪蒙蔽到何时?我感激您还来不及,怎敢牵连道家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