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 作品

第198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10(第2页)

 全诗笔力遒劲,形象鲜明、逼真、生动。

 译诗:

 告警的文书、烽火传到了京城,紧急边防。

 朝廷闻警,调大军(骑兵)驻守广武,又分兵出去援救朔方。

 深秋时节,气候干燥,弓箭强劲有力,敌人的阵容精锐且悍强。

 天子闻警震怒,就遣使发兵御敌,使者不绝,遥遥相望。

 奔赴前方,御敌的队伍如雁飞般,整齐地沿石路前进,如鱼游那样前后相贯,渡过飞跨两岸的桥梁。

 箫鼓声中流露出思念家国的情绪,旌旗铠甲都积着北地的浓霜。

 疾风自塞外吹起,沙砾飞扬。

 因天气很冷,马的身体缩在一起,毛竖起来像刺猬一样,兵士们双手冻得连弓也拉不开张。

 在危难的时候,可以看出臣子的气节,在乱世里,可以识别人的忠良。

 投身行伍之中,来报答明主的恩情,誓死卫国,豪气壮。

 注释:

 1、代:拟的意思,仿作。《出自蓟北门行》据《乐府解题》说:“……其致与《从军行》同,而兼言燕、蓟风物及突骑勇悍之状。” 蓟,故燕国,在今北京一带。

 2、羽檄:古代的紧急军事公文。 亭:亭候,用来驻兵以伺候敌人的建筑。 边亭:边境上驻兵防守敌寇的城堡。

 3、屯:驻军防守。 广武:今山西代县西。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一带。

 4、严秋:深秋。 筋竿:指弓箭。

 5、遥相望:言不绝于路。

 6、雁行:谓排列如雁飞的行列。 飞梁:飞跨两岸的桥梁。

 7、猬:刺猬。 角弓:用角装饰的弓。

 8、国殇:为国牺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