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三岁 作品

第426章 山河大好,进军东北!(第2页)

 

人都是有点私心的,这可不能怪咱们姜老爷子。

 

得他吃饱了,其他人才能吃肉。

 

那咋了?

 

工厂是他建的,材料是他准备的人,设计图纸是他弄出来的,专家也是他系统奖励来的。

 

我就问你,多吃多占一点怎么了?

 

北平兵工厂,在11月份和12月份生产的所有冲锋枪和轻机枪,

 

有七成全部装配了给北方军,剩下的则由总部机关分配。

 

黄崖洞兵工厂在12月份也正式开工,这边更过分,这边可是老爷子大本营中的大本营。

 

整个12月份生产的冲锋枪和机关枪,有九成的枪械装配给了北方军。

 

很多装备直接送到了丁伟蒙古兵团手下,还有部分送到了东北李云龙的手上。

 

国际局势风云变化。

 

日军在战略上走下坡路,抗日根据地度过最困难时期。

 

随着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盟军在欧洲即将开辟第二战场,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败并丧失了战略主动权,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日本当局为摆脱在太平洋的不利态势,集中力量对付来自美军的进攻,急于结束对华战争。

 

侵华日军企图通过扶植旺伪政权,打压诱降山城政权,从而促成山城和伪南京两大政治势力的合流并统治中国。

 

从而达到打击分化抗日力量,稳定日本在华战场局势的目的。

 

由于山城四省彻底陷落,岗村宁次不得不背上了这个大黑锅。

 

在军部勒令下,他带着华北方面军十五万人去太平洋玩海岛奇兵去了,基本上都是被安排到十死无生的几个岛屿上。

 

本来都要撤到东北了,又坐船被送去岛上了。

 

别说名存实亡的华北方面军,就算是关东军,也成为了日本人的抽血泵,大量的陆军精锐被调到了太平洋的小岛上。

 

东北日军为填补抽调兵力后留下的缺口,将部分旅团扩编成师团,其总兵力未曾减少,战斗力却是大幅度开始下降。

 

东三省的伪军为了活下去,大量“曲线救国”投敌而不断增加,但士气不高,战斗力低下。

 

很多人也逐渐看清了形势,觉得跟小鬼子混好像没前途啊,

 

从南到北,大量的伪军开始联系山城政府或者是联系八路军这边。

 

他们想拨乱反正,还想争一个抗日英雄的名号。

 

姜老爷子:……。

 

能给你们发张身份证都不错了,还想要个抗日英雄的名号???

 

西北总部发来电报,总部首长给予最高指示!

 

“解放东北的时机已然成熟,四四年开春可准备进入关外。

 

第五野战军和北方军,可做好了解放准备?”

 

【在十月份后,第五野战军的大部分主力回了河北,

 

北方军的部分主力回了山西,郑总回了河北,继续招兵训练部队】

 

接到总部命令之后,姜老爷子和郑总不敢耽搁,

 

两人通过电报多次交流,甚至郑总还亲自坐飞机从河北,飞到了北平。

 

最终定下决策,先打通后勤补给线。

 

由两支部队的铁道纵队修缮铁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总攻的日期定在了四四年三月十二日至十五日这几天。

 

也就是说,二月份之前要完成所有的道路通行,并且完成部队动员,

 

而部队需要花费十几天的功夫,从内蒙古和河北进入山海关。

 

一路高歌猛进,然后收复东三省。

 

此时,压力最大的就是两个部队的铁道纵队,他们开始尽全力修铁路。

 

人可以停,机器不能停,直接三班倒,日夜不休,一边在打通山东的路线,另一边在打通河北的路线。

 

负责内蒙古方向的是北方军的铁道纵队,负责河北方向的则是第五野战军的铁道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