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漪漪 作品

第242章 为君不仁,就别怪他不义(第2页)

 太监摔下马,有那么多人在,虽不至于摔死,但是还是叫太监伤了腰。

 马,是骑不得了。

 传旨太监坐上了马车,一行人慢悠悠地往京都去。那太监嘴上都急出了燎泡,一路上都催着护卫将马赶快些。这差事他若办不好,也没有好果子吃。

 马车再快,与骑马比起来,依旧慢了许多。

 终是让蒋鼎之等到了京都传来的消息,也叫他留的后手跟了上来。

 只是传来的消息是京中无事,一切如常。再就是,蒋家并不像要办喜事的样子。

 蒋鼎之百思不得其解,刚想放下戒备,叫跟着自己来的一万兵马启程回西疆去。

 隔了一日,打探消息的第二波人马也将消息传了回来。

 三皇子宣王呈上证据,平西侯府通敌卖国,克扣军饷,数罪并罚。蒋家被抄了家,皇帝下令夷三族,几百口人被下了大狱。他此次回京,也在劫难逃。

 蒋鼎之听闻此事,青筋暴起、目眦欲裂,猛地掀翻了驿站的桌椅,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在他胸腔蔓延。

 当夜,蒋鼎之便将传旨太监和护卫队几十人灭了口,连驿站里无辜的驿卒都没放过。

 蒋鼎之的心腹劝他立即远走,去投靠西疆临着的夏国。

 反正他们与夏国多有往来,且夏国国君多次劝说蒋鼎之给夏国效命,夏国还许诺他国公之爵和大将军之位,只是蒋鼎之没有接受。

 现在蒋鼎之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父亲、兄长,皆戍守西疆,战死沙场。

 他最器重的长子,也在西疆,被皇帝派来西疆镀金的三皇子宣王带到石滩中玩闹,被毒蛇咬伤,不治身亡。

 他蒋家镇守西疆十余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现在说他通敌卖国,若是没有他,夏国会这么多年没有大举来犯,只是小打小闹?

 说他克扣军饷,那些底层的小兵和老弱病残养来有何用?他拿着军饷去培养更精锐的士兵不是应当?

 说他谎报军功,不过是底下的士兵杀了几个老弱妇孺充当军功,好多得些奖赏,与他又有什么干系?

 他自认效忠恒国,夏国开出那么丰厚的条件他都不曾动摇。

 恒国皇帝!

 赵家!

 忘恩负义!

 不得好死!

 蒋鼎之怒极。

 下属叫他逃?他怎么逃?他现在四十有余,家中老母妻儿皆下了大狱,叫他一个人逃了,有什么意思?

 既然赵祯为君不仁,就别怪他蒋鼎之不义。

 此时,蒋鼎之离着京都已不算很远。

 蒋鼎之乔装改扮,带着自己一万心腹化整为零,悄悄入京。

 好在,他在京中还留了后手。

 阳春三月,阳光正好,天朗气清。

 今儿老夫人心情好,又是府上公子姑娘和二爷林牧休沐的日子。

 忙了月余的林牧好不容易休沐一日,老夫人便叫阖府都来松鹤堂用午膳。

 只是上好的鹿肉汤还没有喝完,宫中又来了旨意,叫林牧即刻入宫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