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漪漪 作品

第294章 喜事连连

唐小月走出一截儿路,便躲在连廊拐角处的柱子后面儿。

 瞧见白草儿被春杏儿训斥,忍不住笑出声儿来。

 也不知安儿怎么就想出如此简单又损人的法子,自己还是太善良,才叫白草儿用这样的小手段给欺负了去。

 此后看她还敢不敢仰着鼻子说话。

 八月下旬,渐入寒秋。

 三年前,林暄因病错过科举。

 孟先生当初虽答应教导林暄和林昭二人,但按照约定,只教导二人一年,春闱后,孟先生便要归家。

 沈明珠当年托了不少关系,才请来孟先生这富有盛名的大儒。

 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没金榜题名,沈明珠如何善罢甘休。

 孟先生因挂念家中老妻,时间到了便归了家。对于自己未将平宁侯府的公子教导至金榜题名,心中虽有些遗憾。但是约定如此,家中老妻已经来了好几封信,催他归家,他也不好再在侯府逗留。

 在孟先生离府时,沈明珠便叫自己两个儿子去求孟先生。不求孟先生留在府上,只求孟先生能继续教导林暄和林昭。

 林暄和林昭跪在孟大儒跟前,兄弟俩跪在地上,拦住孟先生的去路,颇有几分孟先生不同意,便跪着拦着不让走的架势。

 孟先生自己急于归家,而林暄和林昭也没有强求孟先生留下,只问能否去孟先生家中继续读书。

 世家公子,家有爵位,却还如此刻苦。孟先生对林暄林昭二人其实颇为满意,思量片刻,便同意了二人所求。

 孟先生将林暄和林昭带回家中教导。

 今年八月初,秋闱之际,林昭回祖地参加秋闱。

 今儿八月二十五,一大早,便有前院儿的婆子,满脸喜色地匆匆往松鹤堂来。

 旁人问她所为何事,她也闭口不言,只笑盈盈地说要去给老夫人报喜。

 报喜这样的好事儿谁不是争抢着去,那婆子自是不愿意将这好消息告知旁人,只匆匆进到松鹤堂正屋门口。

 “劳姑娘通传,老奴有喜事禀报给老夫人。”那婆子塞给打帘子传话的丫鬟几个铜钱。

 丫鬟接过铜钱,点点头,转身便进去通传。

 片刻,便出来唤那婆子进去。

 那婆子一进去,便往屋子中间儿一跪,先磕了个头。

 “奴婢恭喜老夫人,三公子中了,得中举人,现在是举人老爷了。”那婆子喜气洋洋地道。

 屋里伺候之人脸上皆盈上喜色。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去年二房长子排行第六的公子林晖考中秀才,二夫人便赏了阖府上下一月月钱。

 这回大房的三公子林昭中了举人,岂不是赏赐更丰厚?

 “奴婢就说,近几日院里来了好几只喜鹊,想来会有喜事发生,原是三公子中了举。算着日子,确实是这几日传回消息。"陶妈妈算了算时间,也笑着同老夫人道。

 “好好好。”老夫人笑着连说三声好,又双手合十念了声佛号,“老天保佑,昭哥儿也出息了,大房日后也会慢慢兴旺了。”

 老大老二皆是她亲儿,在她心中,大房二房都是一般高。

 只是她年轻时多随着夫君在边关,年节时才归家看望爹娘幼子。

 老大居长,不在她身边的时间也是最长。

 林敬才八个月大,她便离开京都去了边疆。再归家时,长子都已经会满地跑。只是见了她这个亲娘却不敢上前,瑟缩在婆母身后,阿娘二字迟迟叫不出口。

 她只觉得对孩子们十分亏欠,只是自己心中诸多苦楚,旁人无法知晓。

 当年若是她不去边关,与夫君多年的情谊说不得便付之一炬。

 而当初为了叫先帝放心,爹娘孩儿皆要留在京都。表面上说在京都由皇家供养,实际上不过是押在京都的人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