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收服红娘子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四,天津卫。 南城的街道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石灰味。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血腥气,与石灰的气味混杂在一起,让人作呕。断壁残垣间,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更添几分凄凉。
施神医正带着几个伙计,挥汗如雨地撒着石灰粉。他的眼镜上沾满了白色粉末,遮住了半边镜片,但他顾不上擦拭。这是他这几日的日常工作,为的就是防止瘟疫蔓延。
“老天爷啊,这都撒了三天了,胳膊都要断了。”一个伙计一边抹汗一边抱怨道,“施神医,够了吧?”
施神医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眉头紧锁:“不够,远远不够。你们可能不知道,但我行医多年,见过太多战后瘟疫肆虐的惨状。”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一旦瘟疫爆发,死的人比打仗时还要多。这是千百年来的经验教训,容不得半点马虎。”
另一个伙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小声嘀咕:“可是撒这么多石灰,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闭嘴干活!”施神医厉声喝道,“太子殿下临走前交代过,防疫工作必须做到位。你们要是觉得累,大可以回家歇着去!”
几个伙计被训斥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语,默默地继续撒着石灰粉。
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失去家园的百姓。他们或蹲或坐,呆呆地望着天空,眼神空洞得令人心惊。破碎的砖瓦间,一个老妇人正在翻找着什么,她的动作很慢,像是已经精疲力尽。
“娘,别找了。”一个年轻妇人轻声劝道,“那些东西,早就被烧光了。”
老妇人充耳不闻,继续翻找着:“你爹的牌位在这儿,我得找到它”
年轻妇人的眼泪无声地流下。这一切都拜大顺军所赐。他们来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却干着烧杀抢掠的勾当。现在,再也没人提“迎闯王”的事了。
不远处的巷子里,几个孩子正在翻找垃圾堆。他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像是饿了很久。其中一个孩子突然发现了什么,欣喜地叫了起来:“找到了!是馒头!”
其他孩子立刻围了上去。那是半个发霉的馒头,但在他们眼中,却比什么都珍贵。
施神医看到这一幕,心中一阵酸楚。他放下手中的工具,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孩子们,过来。”
几个孩子警惕地看着他,迟疑着没有动。
“别怕,这是早上刚买的饼。”施神医蹲下身,打开油纸包,露出里面的几个干饼,“来,分给你们。”
孩子们这才慢慢靠近,接过干饼,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慢点,慢点。”施神医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别噎着。”
天津巡抚衙门前的宽阔场地,聚集着更多的难民。他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都在等待着朝廷的赈济。
皇上见百姓苦楚,也不记恨这帮想害他的刁民了。命令朱慈烺从范举人、张举人家中抄来的物资中,拿出一部分赈济难民。但这些物资远远不够,只能暂时解一时之急。
“皇上莫走!太子莫走!”得了好处的难民们跪地痛哭,声音凄厉。
这哭声传进了不远处镇抚司的一间牢房。牢房阴暗潮湿,角落里爬满了蜘蛛网。一个美艳绝伦的女子被捆得结结实实,她就是威名赫赫的红娘子。
朱慈烺推门而入,目光落在红娘子身上。油灯的光线在她脸上跳动,映照出她那张倾城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