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特务人选(第2页)
船身随着海浪轻轻摇晃,窗外传来水手们的号子声。朱慈烺放下名录,看向任逸洲:“人在哪?”
除了组建中军师,朱慈烺还在筹建一个情报网络。这项任务交给了任逸洲负责。就像骆修身在北京的潜伏一样,朱慈烺需要在吴三桂身边安插一个得力的眼线。
一个真正有用的特务,胜过千军万马。这个道理,朱慈烺比任何人都清楚。
“下官让他在外面候着,随时等着殿下召见。”
朱慈烺沉吟片刻,说道:“让他进来。”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黑面虬髯的壮汉走了进来。这人生得粗壮,浓眉大眼,一副憨厚模样,与特务二字着实不搭。朱慈烺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人。
“臣通州教谕刘生,叩见抚军太子千岁!”那人带着浓重的陕音,恭敬地跪地行礼。
朱慈烺手指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教谕?你是举人出身?”
“回禀千岁,学子生平第一次科举,侥幸中选。”刘生垂首答道,声音沉稳有力。
站在一旁的任逸洲适时开口:“千岁,这刘教谕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当日臣在码头巡视,恰巧看见他身着官服,推着独轮车载着父母。便一眼相中了他。”
朱慈烺转头看向任逸洲,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老小子果然有两下子,竟能找来这样一个人才。
“刘教谕,”朱慈烺的目光重新落在刘生身上,“可知本宫要交给你什么差事?”
刘生依旧保持着跪姿:“臣不甚明了。只是家道中落,父母逃难至通州。任千户说只要为太子效力,便可得钱养家。”
“你且起来说话。”朱慈烺挥了挥手,“本宫最喜孝子。你放心,你父母的安置本宫一力承担。到了江南,自有田产房舍相赠。”
刘生连连叩首:“臣感激不尽!”
“且慢谢恩。”朱慈烺制止了他的动作,“本宫还未说明差事。”
房间内一时安静下来,只听得窗外的风声呼啸。朱慈烺站起身,踱步到刘生面前:“本宫需要你去平西伯吴三桂身边。你可愿意?”
“臣愿意!”刘生几乎是脱口而出。
朱慈烺暗自点头,这人反应倒是快。若是犹豫,那就只能灭口了。他继续问道:“你可会些武艺?养马之道可懂?”
“臣是军籍出身,这些都略知一二。”
“军籍举人?”朱慈烺眼中精光一闪,“好!陕西军户向来不少,你这身份最是合适。”
任逸洲在一旁补充道:“千岁,刘教谕不但文武双全,为人也是谨慎稳重。这些日子臣暗中观察,从未见他与外人多言。”
朱慈烺微微颔首,目光沉稳,转向任逸洲:“你先带刘举人去安置他父母,一路照看,务必安全送到南直隶。若有闪失,唯你是问。”
“臣定当一视同仁,好生照看刘教谕的父母!”任逸洲拱手应下。
朱慈烺又对刘生道:“从今日起,你不再是教谕,而是从边疆流落到京畿的秦军军官。你加入克难新军后,被吴三辅派去保护平西伯的小妾陈氏北上。稍后自有人教你秦军内情,你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