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会一会八旗军(第2页)
“一千支太少了,”沈廷扬笑道,“不如要五千支。一支斑鸠脚不过四两银子,五千支才两万两,十二门红夷大炮最多两千两,对于东南海商来说微不足道。但货源实在难以获得,不过郑家有门路,从安平镇、广东、日本都能采买,上万支也不难。”
“那就要一万支!”朱慈烺眼中精光闪动,语气坚定,“你的火器也先借本宫。本宫要在海沙岛练兵布防,会一会那传说中的八旗劲旅!”
“殿下,您说要对付八旗军?”吴襄的声音有些颤抖,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曹友义急切地向前迈了一步,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腰间的佩刀。
朱慈烺站在窗前,目光透过窗外望向远方。大沽口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飘进来,让人不由得想起京城陷落时的血腥场景。
“怎么,你们也被八旗军吓破了胆?”朱慈烺转过身,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吴襄摇了摇头,沧桑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痛苦:“不是吓破胆,而是实话实说。如今我军将士,光听到满洲鞑子的名号就要抖三抖。这仗要怎么打?”
“千岁爷,老夫也觉得此事还需慎重。”曹友义抚着胡须,愁眉苦脸地道,“八旗铁骑的威名,您是知道的。就连我们引以为傲的关宁军,也只有吴家的家丁才敢与之正面交锋。”
堂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远处传来的海浪声在回荡。朱慈烺负手而立,目光扫过两位老将:“克难新军中,就有一千多号不惧鞑子的好汉。”
“什么?”两位老将同时一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朱慈烺走到案几前,轻轻抚摸着桌上的地图:“我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呢??虽然人数不多,但足以在大沽口给鞑子一个教训。”
吴襄和曹友义面面相觑,惊疑不定。哪里又冒出来这么个神秘队伍?
“现在天下人畏鞑子如虎,都觉得不可战胜。”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如果不能打破这个神话,本宫去了留都也难立足。”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在山海关处停了下来:“与其退守江南,不如在这里一搏。若能打出一个澶渊之盟,割地、和亲、岁币都可以谈。只要鞑子退出长城,一切都好说。若实在不可为,再南下也不迟!”
“殿下深谋远虑。”吴襄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朱慈烺转向吴襄,语气变得郑重:“老泰山,山海关那边一定要守住。本宫只求在大沽口挫其锐气,但绝不能让他们得了山海关。”
“老夫这就去信二哥儿。”吴襄拱手应道,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朱慈烺又转向一旁默默站立的沈廷扬:“五梅,东江镇的事情交给海军卫全权负责。不必拘泥于皮岛,辽东、朝鲜沿海的岛屿都可以考虑。”
沈廷扬欲言又止,眉头紧锁:“殿下,朝鲜已经”
“不必在意他们现在效忠谁。”朱慈烺打断了他的话,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本宫不要他们称臣,只要在他们的地盘上开东江镇。若是不从,就让他们尝尝我大明水师的厉害。”
海风吹动窗棂,发出咯吱的响声。堂内的气氛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两位老将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