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国务会议(第2页)
朱慈烺环视四周,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从今日起,早朝只需五位阁老、六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大元帅府四卫帅,以及本宫点名之官员参加即可。”
堂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至于时辰,也不必过早,巳时准点上朝便是。”朱慈烺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随意。
崇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指紧紧扣住龙椅扶手。这逆子竟敢如此草率更改祖制!
但令他更震惊的是,堂下众臣竟无一人出言反对。那些平日里最会找茬的臣子,此刻竟如此乖顺!
“按月定期召开重要会议,京城官吏悉数参与。”朱慈烺继续道,“但在大沽口,就免了吧,行宫实在容不下那么多人。”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渐渐变得严肃:“现在,除去朝廷重臣、军中要员,以及英国公、成国公、襄城伯之外,其余官员都可以退下了。”
“臣等遵命。”群臣齐声应和,随即鱼贯而出。
偌大的朝堂顿时空了一半,只剩下二十余名重臣。
朱慈烺见父皇没有离开的意思,也不点破。
魏藻德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这样的变革是否太过激进?”
朱慈烺淡淡一笑:“魏大人,你觉得我们还有时间慢慢来吗?”
魏藻德顿时语塞,低下头不再说话。
“诸位可知道,为何要如此改革?”朱慈烺的声音突然提高,“因为我大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现在的朝会,不是为了争权夺利,不是为了相互倾轧,而是要商讨如何保住这大明江山!”
堂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从今以后,这就是大明的"国务会议"。”朱慈烺环视四周,“在座诸位,就是这个会议的成员。我要的是效率,是实干,而不是空谈!”
崇祯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儿子,果真是要改天换地。
朱慈烺继续说道:“诸位不必担心,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更多的改革。”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但请诸位记住,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大明重新强大起来!”
侯恂突然出列,跪倒在地:“臣请殿下明示,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朱慈烺扶起侯恂:“首先,从今日起,廷议时不究言者过失。御史言官、文武臣僚,皆不得因朝会上的谏言而相互弹劾。”
这句话一出,留下的大臣们顿时面面相觑。这也能行?那还要都察院干什么?
“太子殿下,”左都御使李邦华站了出来,强自镇定,声音沙哑地道,“科道官员职责所在,就是要纠章举弹劾、辩明冤枉、风闻言事。肃整朝会风纪更是我等分内之事,难道殿下是要我等都闭口不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