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奸诈的太子(第2页)
“老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又一位大臣跪地高呼。
群臣纷纷附和,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称赞声。朱慈烺听着这些声音,心中也颇为欣慰。如今的大明,总算是众正盈朝,中兴有望了。
“好啊,你们都是诤臣诤子,”崇祯气得声音发抖,“就朕是昏君了?待复了龙城,朕就让位与你!”
群臣齐声道:“陛下圣明!”
朱慈烺却叹息着摇头:“若父皇执意内禅,不妨待朝廷迁至南京,诸事安定后,祭告太祖,再行此事。”
“什么?”崇祯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龙城即将收复,何须南迁?”
“父皇,”朱慈烺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朝中大臣爱说大话,难道建虏就是诚实之辈?他们是在设局啊。若贸然回京,恐怕会万劫不复。”
“鞑子的陷阱?”崇祯皇帝猛地拍案而起,“他们已经得到辽东,每年还有百万岁币,难道还不满足?”
朱慈烺站在殿中,看着父皇激动的样子,心中暗自摇头。这位老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单纯,每次都能精准地做出错误判断。他抬眼看了看殿内众臣,发现不少人脸上都露出疑惑之色。
“父皇,”朱慈烺上前一步,拱手道,“儿臣以为,这正是鞑子的诡计。”
崇祯闻言一愣,目光在太子脸上停留片刻。殿内的阳光正好照在朱慈烺身上,映得他的神情格外分明。这逆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精明?这真是自己的儿子吗?
不等父皇多想,朱慈烺继续分析道:“依照祖泽溥呈送的军情报告,石河滩一战后,多尔衮立即派阿济格率三万八旗军,配合吴三桂的一万关宁骑兵追击李自成。”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在玉阶殿内回荡:“山海关现在只剩下三万步兵,还分散在高第、郭云龙和王永吉三人手中。这点兵力,如何抵挡七万八旗精锐?”
殿中群臣听得暗暗点头。太子分析得头头是道,不少大臣的目光中都露出赞许之色。
朱慈烺环视四周,继续道:“山海关一旦失守,通往龙城的大路就畅通无阻。以鞑子的野心,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提出百万岁币的条件,不过是想引诱我们北上,好半路伏击!”
崇祯听得心惊肉跳,手指不自觉地抓紧龙椅扶手。这计谋如此阴险,亏得太子看穿了。不过转念一想,太子能看穿这般诡计,莫非心思也如此奸诈?
“那依太子之见,该如何应对?”吴襄站出来问道,他儿子还在山海关,如果鞑子真有此野心,吴三桂到时如何自处,实在令人担忧。
朱慈烺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既然鞑子耍诈,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但要答应割地和岁币,还要加码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