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学朱家太子分土地(第2页)
“先把眼前这一场战事解决了再谈。”良久,他才低声说道。
大同府城,骆修身带着三四十骑人马,正沿着官道缓缓前行。他们一行人都打扮成江湖豪客的模样,身着厚实的羊皮夹袄,头戴皮帽,腰佩长剑,肩挎弓箭。
一个月的奔波让他们风尘仆仆,脸上积了厚厚的灰尘。这支队伍刚从柯岚山下来,为的是和晋西北白莲教总坛的张希贤谈判招安之事。
“大人,您看那张希贤,真能信得过吗?”另一名亲随凑近马头,压低声音问道。
骆修身眼中闪过一丝思索,“张希贤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对自己最有利。”
确实,张希贤表现得很识时务。只要答应封他个柯岚侯,让他家族世代驻守柯岚一州,便愿意协助代王府在吕梁山上建立根据地。这正合了朱慈烺密旨中的意思。
想到那封蜡丸密旨,骆修身不由得又陷入沉思。密旨中提到两件事:一是要避免与玄军、大顺军正面冲突;二是要在吕梁山中建立据点,为代王朱慈炯预留退路。
“朱三太子”这个名号在他脑海中盘旋。历史上这个名号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困扰了清朝好几代皇帝。这回可算有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朱三太子,自然要好好运作。只是大同府这个地方,实在不够稳妥。
“长史,前面好像有情况。”一名斥候突然策马回报。
骆修身抬头望去,只见承恩门外聚集了不少人。官员的绸缎袍服和士兵的战袄在暮色中分外
醒目。人群中不时传来低声议论,显得有些躁动不安。
“看来是在等什么大人物。”骆修身眯起眼睛,心中已有几分猜测。
一名穿着锦衣的小军官从人群中分开,快步迎了上来。他翻身下马,恭敬地行礼道:“长史大人,您兄长骆养性大人即将到达。”
“骆养性?”骆修身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外,“他来做什么?”
小军官压低声音道:“听说是为了传达清廷的意思。顺治皇帝十月初一就要进京了。”
这消息如同一记闷雷。骆修身心中一沉,清廷迁都之事竟然这么快就要成了。
远处,一队人马正缓缓驶来。为首的是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帘随风轻轻摆动。车内的骆养性掀开帘子,望着眼前的大同城池,轻声叹道:“好一座雄城。”
他此行带来的消息必定会在大同掀起轩然大波。多尔衮开出的条件很是诱人——以太原换大同。这个消息一出,必定会让许多人动摇。
“大人,要不要先回府?”亲随小声提醒道。
骆修身摇了摇头,“既然是兄长到来,理应在城门口相迎。”
他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衣襟。骆养性的马车渐渐驶近。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略显疲惫的面容。兄弟二人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三弟别来无恙。”骆养性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骆修身拱手行礼,“大哥一路辛苦。”
寒暄过后,骆养性的目光在骆修身身后的人马上扫过,“看来三弟这趟山路没少费周折。”
“不过是些琐事罢了。”骆修身淡淡道。
骆养性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进城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