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顺不必称臣(第2页)
王承恩也皱眉插话:“国公此言何意?难道朝廷已承认李闯王为一国之君了?”
“他就不配称作一国之主吗?”吴襄反问。
“这个”顾君恩眉头紧锁,“难道大明已经不再自诩为天下共主了?”
“这事还能自居吗?”吴襄不解道,“顾军师,自称天下共主,那是自欺欺人。”
顾君恩一时语塞。
王承恩见状,连忙问道:“那大明与大顺该如何相处?”
“那是再正常不过的国家礼仪了。”吴襄道,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至于是敌国还是兄弟之邦,就要看能否谈得拢了。”
太子朱慈烺正站在窗前,凝视着庭院中那株老梅。深秋的寒意已经悄然而至,枯黄的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却衬得那株老梅愈发挺拔。
“李自成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他轻声自语,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称臣?朱慈烺冷笑一声。
这北方的烂摊子,自己好不容易才摆脱,现在李自成倒打起了如意算盘,想把这个包袱重新甩回来,门都没有。你就好好当你的顺国皇帝,在北方帮我抵抗大清的鞑子吧。
“殿下,顺国使臣到了。”一旁的小太监轻声禀报。
朱慈烺收回思绪,整了整衣冠。
这座由开国功臣徐达留下的宅邸历经两百余载,虽不及皇宫气派,却处处彰显着不凡。雕梁画栋间透着精致,朱漆门窗上的金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堂内,两个人影已经等候多时。
“顺国顾君恩,恭请大明太子殿下金安。”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文士拱手行礼,面带谦和笑意。
“王承恩恭请太子殿下金安。”另一个身着太监服饰的老者也连忙施礼。
朱慈烺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顾君恩文质彬彬,举止得体,一看就是饱读诗书之人。而王承恩,这位曾经伺候过自己父皇的老太监,此刻却显得有些憔悴。
“二位请坐。”朱慈烺示意道,自己则在主位上坐下。
待众人落座,朱慈烺先看向王承恩:“王伴伴辛苦了,既到南京,不如就留下吧。”
王承恩面露难色,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殿下,永王和五皇子还在金陵,袁贵妃也”
“若和议成功,想必他们是可以平安返回的。”朱慈烺打断他的话,转向顾君恩,“军师以为如何?”
顾君恩捋了捋胡须:“那是自然。”
朱慈烺端起茶盏,轻抿一口,这才开口:“不知顺国打算如何与我大明相处?”
顾君恩似乎早有准备:“不如咱们结成兄弟之邦,如何?”
“这倒是个不错的提议。”朱慈烺放下茶盏,“从今往后,咱们两国就是亲密盟友了。”
“不知两国可否联手抗清?”顾君恩试探着问道。
朱慈烺不动声色回道:“我大明自然要抗清!清国乃夷狄之邦,不仅杀戮成性,竟敢践踏我们的道德根基,废我礼仪。若顺国要与我大明联手,就必须认同这一点。毕竟顺、明虽为两国,但终究是诸夏,岂能与夷狄为伍?”
顾君恩连连点头:“太子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