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特制的城墙
“这样的城墙,就是鞑子的炮弹打上来也打不穿。”一个年轻力壮的工匠拍了拍新砌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自豪。 曲阜城四角和五座城门处,脚手架林立。数千名工匠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九座三角形的铳台,青砖一块块垒砌而上。砖窑日夜不停地运转,浓烟滚滚,一车车新烧制的青砖源源不断运往工地。
伐木队伍也在不停地往返于附近山林,运送着建筑用的木料。这些山林原本是孔林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来禁止采伐。但在当下,为了保卫先圣陵寝,衍圣公亲自下令开放砍伐。
“砍,都砍了吧。”孔胤植站在府邸的窗前,望着远处被砍伐的山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只要能保住先圣陵寝,砍光又何妨?”
工地上的百姓都是文圣公府的世代子民,他们视孔子为祖宗,甘愿不要工钱。从崇祯十七年九月开始,他们就在这里忙碌,眼下已是十一月,曲阜棱堡终于初具规模。
韩霖站在城头,看着忙碌的工地,不时在图纸上做着标注。作为《守圉全书》的作者,他在完成顾君恩的任务后被朱慈烺委以重任,担任工部员外郎,专门负责曲阜城的改建工程。
“韩大人,这城墙的坡度是否还要再调整?”一个工匠头目走上前来请示。
韩霖摇了摇头:“不必了,现在的角度刚好。若是再陡,反而不利于防御。”
工匠头目躬身应是,转身去安排工人。韩霖继续查看着工程进度,心中盘算着时间。按他的估计,只要再给几个月时间,最迫近的期限就是明年开春,曲阜就将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让衍圣公孔胤植惊慌失措。
“北……北伐幽燕?”孔胤植跪在大堂上,接过圣旨后,声音都在发颤,手中的圣旨差点掉在地上。
传旨的通政使吴汝征笑容可掬:“这是大好机会啊!北伐若成,公爷便可进爵封王。”
“可是本爵并不想……”孔胤植双腿发软,连忙向史可法使眼色求助。他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苍白如纸。
史可法将他搀扶起来,请吴汝征落座后,皱眉道:“侯爷,北伐时机虽好,但衍圣公他……”
话未说完,史可法心中已转过千百个念头。朱慈烺向来算无遗策,此举必有深意。让一个不通军事的衍圣公领兵北伐,这背后到底有何用意?
“史大人,”孔胤植拉着史可法的袖子,声音颤抖,“我连兵书都没读过几本,如何领兵?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吴汝征看出他们的疑虑,解释道:“千岁爷自然知道衍圣公不谙军事。但衍圣公在山东德高望重,又曾上《讨逆檄文》,这北伐理应由他带个头,以振奋天下读书人之心。”
孔胤植听到这里,更是心惊胆战。他本想投靠清廷,却被逼着写檄文辱骂鞑子,如今还要领兵北伐。若是战败,清兵入山东,岂不是要灭他满门?
“史督师,救我!”孔胤植向史可法投去求救的眼神,额头的冷汗已经打湿了衣领。
史可法沉吟片刻,对吴汝征道:“不如让衍圣公挂个虚名,再写檄文声讨鞑子,人就不必出城了。”
这话让孔胤植差点背过气去。又要骂鞑子?这不是要他的命吗?他的双腿一软,若不是史可法扶着,怕是要当场跌倒。
吴汝征却笑得更开心了。朱慈烺的计策正是如此,要把衍圣公逼上绝路,让他不得不拼死抵抗。若孔家被清兵屠戮,天下读书人还能指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