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浅月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读书人联名(第2页)

 南京大功坊的抚军大元帅府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一地金色。府邸内檀香袅袅,朱红色的房梁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慈烺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身明黄色蟒袍,衣袖上的金线绣着九爪金龙,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目光平和地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个清国使臣,眼底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孙之獬,金之俊。”朱慈烺的声音不疾不徐,“你们不必如此。大明向来以礼仪闻名天下,不会斩杀来使,断不会对你们动用拘押。” 

 两个使臣却依旧跪在地上瑟瑟发抖,连头都不敢抬起。他们的额头紧贴地面,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在害怕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朱慈烺眉头微皱,转头看向一旁的锦衣卫千户张韬:“这是怎么回事?” 

 张韬脸上挂着谦和的笑容,拱手道:“回禀千岁,臣并未为难二位使臣。只是他们一路南下,似乎听到了一些不实的传言。” 

 “哦?”朱慈烺的目光在两位使臣身上扫过,“什么传言?” 

 张韬压低声音道:“听说是有人传言,说我们要把他们扣下来,以此要挟清廷。” 

 朱慈烺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玩味:“真是可笑。” 

 他对着两个使臣挥了挥手:“起来吧,坐下说话。” 

 孙之獬和金之俊这才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在椅子边缘坐下。他们的背脊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放在膝盖上,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大堂内一时陷入沉默,朱慈烺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说说吧,”他放下茶盏,语气温和地问道,“多尔衮派你们前来有什么目的?” 

 孙之獬偷偷打量了一眼朱慈烺年轻的面容,咽了口唾沫道:“回千岁,摄政王派我等南来有两件事。一是为议亲之事;二是澄清关于大清要毁曲阜孔林的传言。” 

 “是啊,清朝同样推崇儒家思想。”金之俊在一旁急忙补充,声音中带着几分讨好,“摄政王对孔圣人极为敬重。” 

 朱慈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是吗?可惜衍圣公已经带着孔门子弟北上了。” 

 听到这话,两个使臣脸色顿时一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孙之獬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不知衍圣公的大军……现在到哪里了?” 

 “还没到北京。”朱慈烺淡淡道,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不过有衍圣公的旗号在,北伐大军自然士气高涨。” 

 大堂内的气氛一时有些凝重,两位使臣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朱慈烺心里清楚,这支北伐大军根本不可能真正统一。流寇、关宁军、新军,再加上刘良佐、许定国等诸多军头,能不内讧就不错了。但这些话,自然不必告诉眼前这两个使臣。 

 “说说议亲的事吧。”朱慈烺转移了话题,声音中带着几分慵懒,“本宫倒是不反对与清国联姻,只是每年四百万石的岁贡,未免太多了些。” 

 “这个……这个可以商议。”孙之獬如释重负,连忙说道,“只要千岁同意联姻,岁贡的数目完全可以再商量。” 

 朱慈烺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那个所谓的东莪格格才七岁,就算十五岁出嫁也要再等八年。到那时候,说不定多尔衮早就不在了,顺治也未必会让自己最恨的叔叔的女儿当皇后。 

 这议亲,不过是个幌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