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任人宰割(第2页)
刘良佐苦笑:“我等还有得选吗?”
“这就对了。”李若琏站起身,“朝廷新政即将推行,天下将不再有割据一方的军阀。二位若识时务,自然平安无事。”
就这样,朱慈烺的一招棋,不仅控制了刘泽清,断了刘良佐、许定国的退路,还顺便收编了一批军队。这些地方军阀,或许直到此刻才明白,他们在朱慈烺面前,不过是一枚枚可以随意摆布的棋子罢了。
没有了银子和粮饷,就算他们想投清,也只能是一个空架子。这或许正是朱慈烺的用意-先断其根基,再收其兵权。而刘泽清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警示。
当夜,东阳府下起了大雪。
“总戎。”许定国推门进来,“我们真的要投降吗?”
刘良佐没有回答,只是望着窗外的雪景。许久,他才幽幽叹了口气:“这世道,终究是变了啊。”
刘泽清站在聊城城头,望着远处渐渐暗沉的天色,心中泛起一阵不安。
“总戎大人,又有一批自称东林党人的文士求见。”亲信赵全低声在他身后禀报。
刘泽清收回远眺的目光,转过身时已换上了一副温和的面容:“在哪里?”
“正在城中驿馆歇息。”赵全犹豫了一下,“这些人说是从北京来的,带着不少书画字帖,想与大人探讨学问。”
刘泽清捋着胡须,嘴角微微上扬。这些打着东林旗号的所谓文士,近来络绎不绝地造访聊城。他们个个谈吐不凡,懂得投其所好,让他颇为受用。
“让他们先歇息,明日我亲自设宴款待。”
赵全应声而去,脚步声渐渐远去。城头只剩下刘泽清一人,他的笑容渐渐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这些文士来得太过频繁,未免有些蹊跷。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大伯!”刘之榦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您怎么在这里?天色已晚,该回去歇息了。”
刘泽清转身看向这个侄子,心中暗自叹息。这些日子,刘之榦表现得太过殷勤,反而让他心生警惕。但此时此刻,他也只能装作若无其事。
“是啊,该回去了。”他故作轻松地说道。
两人并肩走下城头,刘之榦不时说些闲话,刘泽清则心不在焉地应和。走到半路,一名斥候匆匆跑来。
“总戎!德州方向发现大股人马!”
刘泽清脚步一顿:“多少人马?”
“约莫四千人,打着山东巡抚的旗号!”
刘泽清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高宏图的巡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他强自镇定,继续追问:“距离多远?”
“二十里。”
刘泽清握紧了拳头。北面有李成栋、孙得功的六千精锐,南面又来了高宏图的四千巡标。这是要把他往死路上逼啊。
“大伯,”刘之榦适时开口,“您看这是我新写的诗,想请您指教。”
刘泽清接过诗稿,却完全看不进去。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能性,但无论如何推演,结果都不容乐观。
“总戎!”又一名斥候跑来,“李成栋的人马向德州方向移动了!”
刘泽清的手微微发抖,诗稿“唰”的一声掉在地上。他这才恍然大悟,这些日子来的种种异常,原来都是一张大网在慢慢收紧。
“大伯,”刘之榦弯腰捡起诗稿,语气依旧温和,“您在聊城的积蓄,我已经命人装船了。千岁爷在南京给您准备了一座豪华园子,风景可比聊城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