醺浅月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改革祖制

 众人依次向崇祯皇帝行礼,殿内一时间只剩下衣袍摩擦的窸窣声。  “都起来吧。”崇祯挥手示意众人就座。他的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个人的面孔,仿佛要将他们的表情都刻在心底。 

 “诸位,来南京数月,我们一直未能正式祭扫孝陵。”崇祯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沉重,“不是没时间,而是不知该如何面对太祖高皇帝的在天之灵。” 

 “朕躬有罪,天下纷乱,罪责难逃,罪在朕躬。”崇祯豁然沉声道,声音嘶哑。这句出自《论语》的话,不知他是真心悔过,还是习惯性的官样文章。 

 殿内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连窗外的鸟鸣声似乎都消失了。 

 “父皇。”朱慈烺转向崇祯,“罪己诏的话糊弄百姓也就罢了,咱们自己可不能当真。大明的积弊,岂是一朝一夕之过?” 

 “难道天下大乱,不是朕这个昏君之过?”崇祯皇帝苦笑着反问。 

 “父皇固然有错,奈何乱世之中奸佞横行,不止父皇一人。”朱慈烺环视众人,目光如炬,“就连今日在座的诸位,也都难辞其咎。” 

 “你不是常说这些都是忠臣良将吗?”崇祯皇帝不解地看着儿子。 

 “这些人岂止不是忠臣,而是弱国之臣。”朱慈烺正色道,声音在殿内回荡,“朝廷因其作为日渐衰败,若有明君励精图治,未必不能挽回。但如今,光靠明君还不够,还需要真正实心任事的臣子。” 

 他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必须全力以赴,尽职尽责,首先要明白大明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今日召集诸位来此,就是要共同检讨。” 

 “本宫无意追究过往,因为在座诸位,都已经因为无道而付出了惨重代价。”朱慈烺的声音渐渐提高,“失去藩地的王爷,沦为丧家犬的权贵,背井离乡的读书人,虽然现在有了些赏赐,但与往日的富贵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话音刚落,福王朱由崧已经失声痛哭。这位曾经养尊处优的王爷,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失去了一切。如今虽得到朱慈烺的安置,却早已不复当年风光。 

 一人带头,殿内顿时哭声四起。有人抽泣,有人嚎啕,有人默默流泪。三十三王中,除了衡王一系,其他王室宗亲都已支离破碎。那些公侯勋贵们,又有几个不是在乱世中失去了至亲? 

 崇祯皇帝坐在主位上,双手紧握椅子扶手,指节发白。他看着殿内这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大臣们此刻痛哭流涕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 

 朱慈烺站在一旁,看着这群人哭得稀里哗啦的模样,他的目光扫过这些昔日显赫一时的勋贵。英国公张世泽正襟危坐,那张黝黑的脸庞上写满了愤怒;定国公徐弘基低着头,不时用袖子擦拭眼角;魏藻德则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想他们的祖上,哪一个不是杀伐决断的狠角色?】朱慈烺在心中暗自叹息,【可到了这一代,竟成了这副德行。】 

 “都给我住嘴!” 

 一声暴喝在大殿中炸响,惊得众人一震。张世泽猛地站了起来,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哭有什么用?”他的声音沙哑而愤怒,“咱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吃着祖宗的老本过日子?” 

 殿中众人纷纷低下头去,有人的肩膀还在微微颤抖。 

 “我这几个月东奔西走,查了多少卫所?”张世泽继续道,声音中带着几分自嘲,“可有哪一家是冤枉的?原本应当供养军队的土地,都成了谁的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