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税收重新分配
他站起身,在堂内来回踱步:“除了官田,松江地方的商业税收同样可以进行分配。关税、盐税归朝廷,过税、住税、酒税、契税由地方和朝廷分成。以松江之富,每年分到十几万两银子不在话下。” 他突然停下脚步,环视众人:“在朝和外府任职的松江官员,必然能获得额外的丰厚收入。诸位觉得,这样的条件,能否在松江寻到足够的人才为国效力?”
堂内众人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芒。这待遇,确实诱人。
“殿下高见。”黄宗羲抚须赞叹,“如此一来,既能收回绅权,又能笼络人心,实在是高明之策。”
一旁的张岱突然开口:“不过,此策也有隐忧。”
众人的目光立刻转向他。张岱整理了下思绪:“若是地方官员俸禄太高,会不会反而助长他们的气焰?到时候又是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
“说得对。”朱慈烺点头,“所以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他转向众人:“比如,可以设立巡查使,定期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政绩好的加俸升迁,政绩差的降俸罢官。”
“还可以实行轮调制度。”一直沉默的方以智突然开口,“让官员定期调任,避免在一地盘踞太久。”
朱慈烺眼前一亮:“好主意。”
他继续补充:“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让御史、科道官员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只会空谈清议。”
东林党的文人们个个正襟危坐,却掩饰不住眼中的炽热。提高官员俸禄足以让任何人心动不已。有人不自觉地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有人的手指在衣袖下微微颤抖。
“诸位。”朱慈烺的声音不疾不徐,“朝廷养廉的银子,自然是要给有本事的人。”
他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檀木案几,清脆的声响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堂内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轻微起来。
“不过,这银子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朱慈烺缓缓起身,丝绸衣袍发出轻微的窸窣声,“从今以后,做官不再是进士、举人的专利。只要有真本事,哪怕是个吏员,也能当官。”
这话一出,立时在堂内激起千层浪。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有人面露喜色,更多的人则是面色大变。特别是那些靠科举入仕的老臣,更是坐立不安。
“殿下此言当真?”一个身材清瘦的文士站了出来,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朱慈烺微微一笑:“自然当真。不过,本宫也要提醒诸位一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希望,又埋下了警告。站在一旁的魏藻德暗暗点头,这位太子殿下的手段,比他想象中还要老练。
堂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说到底,朝廷要的是能办事的人。”朱慈烺继续说道,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举人可以做官,有一技之长的也可以做官,在地方上有名望的更可以做官。”
这话说得,让在场的人,特别是那些原本觉得仕途无望的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不过……”朱慈烺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这些都要建立在为国为民的基础上。”
堂下众人连连点头,此时此刻,就算要他们上刀山下火海,恐怕也会有人愿意。利益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大到让人无法抗拒。
魏藻德见时机已到,立刻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洪亮,在大堂中回荡:“诸位,太子殿下的心意,想必大家都已明白。我东林党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如今正是我等效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