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令人头疼的左良玉(第2页)
南京的四个师成了空架子,只有龙阳和山东的两个师是满员,但他们都有戍边重任。能用来讨伐左良玉的,就只有铁卫军的十一个团。但其中四个精锐团训练未完,炮兵团才刚开始训练。
左良玉有武昌、汉阳两座坚城,一旦打成持久战,多尔衮和李自成必定会趁虚而入。这场仗不能打平,否则大明就会出现两个权力中心。
同样,左良玉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不可能自立为帝,左家军绝非寻常的流民军队。朱慈照也不能称帝,崇祯还在位呢。所以左良玉只能打“清君侧”的旗号对付朱慈烺。
但要打到南京来,他也只能胜不能败。朱慈烺决定以拖待变,反正左良玉命不久矣,等他一死,左家军瞬间变得毫无威胁。
“千岁爷。”侯恂的声音打断了朱慈烺的思绪。他皱着眉头说道:“臣与左侯书信往来,他愿将女儿嫁给永王,但说自己年迈体弱,不能西征西陲。他期望永王能够改封为楚王。”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好,本宫请父皇下旨,册封慈照为荆王,选定江陵作为封地。”
“江陵?”侯恂一愣,“那可是荆王的专属封地。”
“荆藩已撤,如今的荆王只是个没什么实权的闲散王爷。”朱慈烺踱步到书案前,“左梦梅的父亲邱磊不就是云州的镇守将军吗?有他照看慈照,本宫也放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侯恂,你带上二十万两银子,尽快去武昌。记得提醒左良玉和邱磊,要防备李自成。本宫担心他再输一场后会南下江陵。”
“老臣领旨。”侯恂躬身应道,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张煌言。”朱慈烺忽然开口,“你去仙岛的事,容后再议。眼下朝中用人之际,暂且留在南京吧。”
张煌言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最终还是躬身应了一声:“臣遵旨。”
春风拂过襄京城的城墙,带来了一丝暖意。城头上,守城的士兵们松了松僵硬的肩膀,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
这座汉水之畔的雄城,已经成为大顺政权的都城整整两年。从李自成在此称“新顺王”那天起,这里就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又有人来了。”城门楼上,一个年轻士兵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远处,一支庞大的队伍正缓缓向城门靠近。队伍中旌旗招展,刀枪林立,正是大顺军的主力。
“这支军队在山海关吃了败仗,听说死伤惨重。”另一个士兵压低声音说道。
“嘘,慎言。”年长的士兵瞪了他一眼,“这些可都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老兵,比咱们强多了。”
城中百姓纷纷驻足观望。这支军队虽然在山海关遭遇挫折,但气势依然不减。铁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动。
“又来了这么多兵,这是要干什么?”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嘀咕道。
“听说是要驻扎在襄京,保卫龙城。”旁边的茶肆老板搓着手说,“有军队在,咱们的日子也能太平些。”
谁知第二天一早,一纸皇榜就打破了所有人的美梦。
“清田分田?”临汉门外,黝黑的农夫李大牛瞪大了眼睛,手里的锄头差点掉在地上。
“大牛,你认字,给大伙念念上面写的是啥?”周围的农民纷纷围了上来。
李大牛的手指颤抖着指向皇榜:“这上面说……说所有的田地都要归朝廷了,然后分给大顺的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