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治百姓(第2页)
司马铭在城头踱步,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火光。忽然,一阵马蹄声传来。
“总戎!”一名斥候策马而来,“玄军主力已经开始向南移动!”
司马铭点点头:“继续盯着。他们去了哪里,都要一清二楚。”
斥候领命而去,留下司马铭独自站在寒风中。他知道,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三个月后,当春暖花开时,战火必将再起。
武英殿内一片寂静,李自成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紧盯着殿下这个自称来自大同的使者。使者身着青衫,面容清秀,二十出头的年纪,举手投足间透着几分书生气。
“你说鞑子在大同城下吃了败仗?”李自成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疑虑。
陈永熙拱手作揖,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意:“回禀皇爷,千真万确。下官亲眼所见,玄军撤退时狼狈不堪,尸横遍野。大同城下,到处都是他们丢弃的盔甲刀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姜将军指挥若定,一举击溃了多铎的主力。鞑子损失惨重,连夜撤军。”
李自成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那双眼睛深处藏着几分精明,不像是在说谎。
“司马铭那厮,倒是有两下子。”李自成轻叹一声,指节轻轻叩击着扶手。若是早知司马铭有这等本事,当初就该好生拉拢,也不至于在山海关吃了那么大的亏。
“来人,传令下去,召集众将议事。”李自成忽然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不多时,武英殿内已经聚集了大顺朝的重臣武将。刘宗敏、高一功、宋献策等人分立两侧,各个神情肃穆。
刘宗敏性子急躁,第一个按捺不住:“皇爷,既然鞑子在大同吃了亏,咱们是不是该趁机……”
“不急。”李自成抬手制止了他的话,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眼下最要紧的是稳住局势。”
他转向高一功,语气沉稳:“一功,金陵就交给你了。新附营一万五千人马,务必守住这座城池。”
高一功抱拳领命,声音铿锵有力:“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负皇爷所托!”
“皇爷。”宋献策忽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臣倒是有一计。”
李自成来了兴趣,身子微微前倾:“说来听听。”
“朱慈焕还在我们手中。”宋献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这可是一张极好的王牌。”
殿内众人闻言,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神。
“怎么说?”李自成追问道。
宋献策缓步上前,声音不疾不徐:“左良玉那边已经打算让朱慈照迎娶左梦梅为妻。朱慈烺虽然在南京坐拥大权,却始终不敢称帝。为何?”
李自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你是说……”
“不错。”宋献策点头,“就是怕左良玉另立朝廷。而朱慈焕若是落入鞑子手中……”
“妙啊!”李自成一拍龙椅扶手,“这可真是一步好棋!朱慈焕这张牌,不仅能牵制朱慈烺,更能威胁多尔衮。”
殿内众人纷纷称赞宋献策的计策。有人低声议论,有人连连点头。
一阵冷风从殿外吹来,带起几片落叶,铜铃声更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