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安 作品

第264章 到金平府 添憎香油

和尚起身,恭敬地说道:“此地向善修行之人,无不祈望下一世能转到你中华唐朝托生。

方才远远望见老师衣冠华美,器宇非凡,果真是前世有大修为,今生才能有这般福泽!”

唐僧闻言,笑道:“惶恐!惶恐!弟子不过是个行脚僧,哪来什么福泽。

院主在此静心修行,自在闲养,这才是享福呢!”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正殿。唐僧先上前拈香拜佛,随后招呼三个徒弟:“徒弟们都过来。”

先前说话时,孙悟空三人都远远站在一旁,又都背对着,院主并未留意。

此刻三人转过身来,院主看清他们的面目,吓得失声大叫:“爷爷哎!你这几位高徒怎的生得这般丑样?”

唐僧忙解释道:“丑是丑了些,却都有些真本事!我这一路西行,多亏他们照护呢。”

此时,从后殿又转出几个和尚。

院主当即引见道:“这位老师是从中华大唐来的,那三位是他的门下高徒。”

众僧见状,心中惊喜各半。惊的是唐僧徒弟样貌实在吓人,喜的是生平竟有幸遇见来自唐朝的高僧。

有和尚忍不住问道:“老师从中华大国来此,是要做什么?”

唐僧答道:“我奉唐王御旨,前往灵山拜佛求经,路过宝刹,一来想问问此地地名,二来也想化顿斋食。”

众僧闻言,更是欢喜,连忙邀请师徒四人进后室方丈歇息。

那方丈里有几个正在做斋饭的和尚,先前引路的和尚进去高声叫道:“你们都来看看中华人物!

原来中华有生得俊的,也有生得丑的,俊的真是难描难画,丑的却也十分惊奇!”

那许多和尚闻言,都围上前来见礼,唐僧一一还礼。

礼毕之后,众人分宾主落座,小和尚奉上香茶。

唐僧这才问道:“贵地唤作什么名字?”

有和尚答道:“此地乃是天竺国外郡,名叫金平府。”

此时正是贞观二十七年,师徒四人西行的第十五年,正月。

唐僧又问:“贵府离灵山还有多少路程?”

和尚回道:“从这里到天竺京都有两千里路,这是我们走过的。

到灵山去的路,我们却不曾走过,不敢妄言。”

唐僧听后,连连称谢。

不多时,有和尚端上斋饭。

唐僧师徒吃过斋饭,便起身准备告辞,却被众僧拦住劝留:“老师且宽住一两日,不妨趁着元宵节,在我这金平府游赏一番。”

唐僧有些惊诧,说道:“弟子一心赶路,只知山水无尽,心中所想多是逢魔遇怪,竟把这光阴都错过了!不知何时是元宵佳节?”

众僧笑道:“老师虔心拜佛悟禅,自然不以这些俗事为念。

今日乃是正月十三,晚上便要试灯,后日十五便是上元节,一直要热闹到十八九日方才谢灯。

我这金平府的百姓向来喜好热闹,本府太守老爷又勤政爱民,到了上元节,各处都是张灯结彩,彻夜笙箫,更有一座‘金灯桥’,是上古流传至今的景致呢。

老爷们且宽住几日,我这荒山陋寺,还是管待得起的。”

唐僧见众僧盛情难却,不好再推辞,便答应住了下来。

当晚,只听得佛殿上钟鼓齐鸣,原来是街坊上的信众们前来送灯献佛。

唐僧师徒也出来观望了一番,之后便回房安歇了。

次日,慈云寺的僧众早早地就送上了早斋。

师徒四人吃过早斋,又去后园闲游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