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的是徽商 作品

第1410章 不信怎么学?(第2页)

 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家他们的深谋远虑。

 让年轻有为者,出去见识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后才能更好的跟洋鬼子打交道。

 而常同志这些人,也是不负上一代的托付,让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他们手里焕发了新生。

 常同志跟何雨柱谈话过后,没过一段时间,港岛某社就代表四九城这边,接受了何氏基金会的援助,第一笔二十万港刀。

 这在后世来说,肯定不算多。

 但在这个年头,却是可以在偏僻山区建设上百家初级小学了。

 当然,只是建设,完整投入使用,这点钱远远不够。

 但现在有些地方,缺的也就是一栋校舍,几间宿舍。

 绝大多数在农村教学的老师,都是没编制的。

 都是教学农活两不误。

 这次这个事情,在双方的配合下,算是完美收场。

 关键是娄晓娥为后来的慈善机构捐赠,给打了个样。

 也就是只管捐钱,只抓监督,其他不管。

 这让后来很多以慈善为名,想着对咱们进行某些坏主意的洋人慈善基金,相当麻爪。

 他们捐赠过来,就是想着去地方掺和的。

 结果“咱们“的对接人员,却说没有先例,并且拿出娄晓娥捐赠的流程说话,让那些别有用心者无可奈何。

 这也是何雨柱没有预料到的。

 港岛,

 娄晓娥把她历年对本地的捐款单据晾了出去,一时之间,那些嘲讽娄晓娥只顾内地,不顾港岛贫困人群的言论,直接被打了

脸。

 娄晓娥这次只是捐给四九城这边二十来万。

 但她在港岛十余年,她们母女捐出去的钱,已然几百万了。

 当然,普通百姓也是不清楚,其中有一些捐款,

 娄晓娥母女也是为了免税。

 而另一些捐款,则是进入某一些小圈子的门票。

 就像是这两年,弯弯那边连发地灾,虽然损伤不大。

 但港岛这边也是办过几次捐款夜宴的。

 娄晓娥每次都是几万,这就让那些代表弯弯的媒体,他们的脸都被自己抽肿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把“元元之民”前段时间发出的那条文章又翻了出来。

 一时之间,还引起了一股小热潮。

 媒体圈的朋友都在打听这个“元元之民”到底是谁?甚至有几家大报纸,还在报纸上发出了寻人启事,邀请“元元之民”去他们报刊上开专栏。

 而这个时候的何媛,却是一脸苦闷的咬着铅笔,两眼上翻,两只小脚丫,也是在桌子底下晃来晃去。

 没办法,再伟大的作家,也是需要参加期中考试的。

 而何媛所读的高中,在港岛算是精英学校。

 ~圣保罗男女中学。

 其中有些科目,何媛真的拿不了高分,这是她所苦闷的。

 像是英语跟国文,何媛自然没问题。

 数学那些,何媛也能跟上。

 但圣保罗是一家教会学院,里面是有圣经知识的。

 这玩意让何媛一个从小接受无神论的新国好少年,怎么能学的进去。

 也幸好何媛在漫画界小有文名,并且她的举荐人也是港岛名流,不然的话,说不定何媛连进都进不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