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剑狮 作品

第75章 户部进行改革,盐引折银。(第2页)

 “每年大概可以,节省20万两的运费。”毕自严缓缓开口,双手作揖躬身。 

 “还有关于宗室,削减郡王以下禄米,减少禄米三成。” 

 “臣建议,可以恢复海运。从天津港,从海上运输40万石粮食。” 

 朱由检沉思片刻,娓娓道来:“漕运。朕不太清楚,但是可以答应你。” 

 “宗室的禄米和俸禄,从今年开始,减少五成。包括亲王的俸禄和禄米。” 

 “朕待会就下一道圣旨,让司礼监传到内阁。” 

 “至于说,海运...朕觉得还是要等一等。” 

 “走海运,粮食坐船方便。登莱水师有没有船?有没有熟练的水手?” 

 “战船需不需要翻修?”朱由检缓缓开口,慎重的表情。 

 户部尚书毕自严,顿时喜笑颜开:“臣,多谢陛下。” 

 他是抱着有枣没枣,都来打两杆子。 

 ..... 

 当天晚上,朱由检没有去后宫,派王承恩去坤宁宫,通知周皇后不用等他。 

 深夜,一轮残月悬挂夜空,凄冷的月光挥洒在紫禁城的红琉璃瓦。带来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凭空出现一个黑色旋涡,将朱由检吸了进去。 

 朱由检进入随身港口,开着一辆叉车。把小号集装箱叉运出来。 

 废话不多说,直接开箱! 

 朱由检的视线,对准了集装箱内壁。产品说明书:[一级花生油,总重量4500斤。一桶花生油5升。收货地:巴勒国,袈裟地带人道主义援助物资。] 

 朱由检走进集装箱,亲自搬出一个木皮纸箱,放在外面的空地。用手撕开包装胶带,里面是两桶花生油。  “这可是好东西,煎炒烹炸都可以。”朱由检顿时喜笑颜开。 

 朱由检决定,拿回去两桶花生油。交给膳食监的太监厨子,以后炒菜就用花生油。 

 紧接着,朱由检又走进集装箱装卸船吊机。熟练的操控船吊机,吊起一个大号集装箱。 

 朱由检满脸的期待,嘴角微微上扬:“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回到随身港口,就仿佛回到了21世纪。”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出火锅底料?” 

 打开大号集装箱,朱由检本能的看着内壁。 

 产品说明书:[氮肥(化肥的一种),总重量6000斤。使用氮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40%——60%、改善农产品质量。出口地:纽约港。] 

 “不错,这真的是意外之喜。居然开箱,开出了化肥。而且还是氮肥。”朱由检顿时眉开眼笑,嘴角压不住的笑容。 

 有了这批氮肥,在北直隶皇庄,种下去的耐旱土豆。只要在土壤中,使用氮肥就可以提高产量40%。 

 朱由检心算一下,按照每亩地平均500斤,提高产量百分之四十,那就是200斤。 

 这样一来,皇庄每亩地就能有700斤左右的产量。 

 离开港口之前,朱由检特意提着两桶花生油,还撕掉了外面的商标。 

 一个黑色旋涡,凭空出现。朱由检整个人,被吸了进去。 

 ..... 

 话分两头,辽东,山海关内。秋风萧瑟,关隘内百姓大门紧闭,街道上只有明军士卒,手持长枪,身穿皮甲,正在巡逻。 

 袁可立身穿蜀锦长袍,跪坐在案牍面前。手里拿着毛笔,点着一根蜡烛,正在挥毫泼墨。写着楷书。 

 [文龙吾弟,多年不见,甚是想念。袁可立,受到陛下重用。重回辽东,担任辽东督师。吾在山海关,备下酒宴,六月初六,不见不散。] 

 写完这封信,袁可立放下手里的毛笔。 

 一刻钟之后,一名亲卫骑着战马,风驰电掣的冲出去。 

 ..... 

 北京城,五日一次的早朝。 

 奉天殿内,王承恩尖锐的声音大喊:“陛下驾到!!文武百官,恭迎圣驾!” 

 朱由检穿着明黄色蜀锦祥云九龙袍,头戴十二冕旒。手里拿着一把三尺长剑,身后跟着曹文诏.曹变蛟两大虎将。 

 魏忠贤穿着朱红色斗牛服,毕恭毕敬的弯着腰。跟在曹变蛟的身后。 

 “跪!” 

 文武百官纷纷下跪,举起手里的白玉芴扳,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诸位爱卿。免礼” 

 朱由检大步流星,坐到了龙椅之上,刚刚坐下抬起右手,虚扶的手势。 

 “户部尚书,想要改革。朕,同意了。” 

 朱由检不想扯皮,直接开口:“盐政改革。从这个月开始,盐引折银。” 

 “四成的盐引,征收白银。” 

 “司礼监秉笔太监。待会退朝,替朕写一份诏书。”朱由检坐在龙椅上面,将目光对准魏忠贤。 

 魏忠贤走了出来,倒三角眼露出阴恻恻的笑容:“老奴,明白。请皇爷放心。” 

 太常寺少卿范景文,身穿翠绿色官袍。手里拿着芴扳,从文官中缓缓走出。举起芴扳,高声道:“陛下,臣附议。” 

 “汝,是何人?”朱由检一脸茫然,看着眼前陌生的官员。 

 “臣,范景文。太常寺少卿。” 

 “臣上题本,希望能够彻查,山西晋商走私,通敌建奴案。”范景文举起芴扳,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