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剑狮 作品

第119章 命令宋应星,仿制60毫米迫击炮。(第2页)

 徐光启听到陛下这番夸赞,有些疑惑,将信将疑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有些腼腆,谦虚的笑了笑:“陛下,赞誉了。臣,愧不敢当。”

 “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大明的格物家。朕的肱股之臣。”

 “今天召集你们来西苑,主要是来仿制,这两门迫击炮。”

 朱由检转过身,伸手指向自己组装好的60迫击炮。

 “这迫击炮,是朕发明出来。射程可以达到2公里。重量是红夷大炮的二十分之一。”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们可以调用,工部和兵仗局的工匠,坐匠户。”

 “要钱,朕给钱。要人,朕给人。”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能把零件,以及图纸,带出西苑。”朱由检特意要求。

 他主要是担心,徐光启仿制60迫击炮,成功之后。把技术无条件,传给西方传教士。

 徐光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走过去认认真真,伸手触摸60迫击炮,声音颤抖:“陛下,真乃神人也。”

 他倒是没有怀疑。

 毕竟,大明的皇帝都喜欢搞副业。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场,喜欢修仙。

 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自己打造木床.椅子,木制机关。

 “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你们可以慢慢研究,仿制。”

 “也可以拆开一门迫击炮,拆下零件。”

 “朕会让锦衣卫和东厂,来到西苑盯着。”

 “每天进出西苑,必须要搜身。”朱由检缓缓开口,丑话说在前头。

 “迫击炮的零件,图纸,都不能带出去。”

 “朕已经给兵仗局,司礼监.工部,打好了招呼。”

 “朕不催促你们,只要在两年的时间内,仿制出60迫击炮。”朱由检表情严肃,竖起两根手指。

 “只要试射成功,每个人赏赐白银2000两,皇室细盐20两。”

 他认为,古人的智慧很聪明。

 因为,造纸术和火药,都是种花家古代人发明.创造。

 眼前的三个人,都是大明这个时期,最聪明的三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对视一眼,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

 “臣,徐光启。宵衣旰食,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臣,孙元化。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臣,宋应星。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三个人郑重其事,朝着朱由检双膝跪地在地,伏地叩首。

 宋应星迟疑一会,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陛下。臣觉得,这个迫击炮。有些类似虎蹲炮。”

 孙元化恍然大悟,深深看着60迫击炮:“宋大人,说的没错。虎蹲炮,由抗倭名将戚继光改进并且在大明,推广使用。”

 “炮神短而粗,虎蹲炮的炮尾,设有尾钮,可以固定在地面。但是虎蹲炮,可调节射击角度。射程很短,实心弹射程,大概在200——300步。”

 朱由检恍然大悟:“你们找到灵感,那就好。朕,发明的迫击炮,射程可以达到两公里之外。”

 虎蹲炮是明代中期广泛使用的一种轻型野战火炮,因其发射时炮身俯卧如虎蹲而得名。这种火器在抗倭战争和北方边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明代火器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

 朱由检微微点头,关心两句:“徐爱卿,孙爱卿,宋爱卿。你们肩膀上,担子很重啊。”

 “朕准备要效仿太祖.成祖,犁庭扫穴,将爱新觉罗家族斩草除根!”

 朱由检语出惊人,说完这番惊人之语。

 说完之后,朱由检带着曹变蛟。坐上了轿撵,离开了西苑。

 .....

 与此同时,北京城,崇文门。

 守城的将士,都是京营北直隶的士兵。看到刘宗敏的脸,十分的吃惊。

 “快开门,打开瓮城城门,是刘将军!”

 “是刘宗敏将军,回来了。”

 京营游击将军刘宗敏,率领五千骑着战马的步兵。浩浩荡荡进入瓮城。

 “不要惊扰了百姓!”

 “骑着战马,返回京营驻地。”刘宗敏满脸风尘仆仆,骑在战马上。腹股沟内的肉,都已经被磨破皮。

 两京,分别在一北一南。

 从苏州一路北上,二十天的时间,星夜兼程。每天赶路220余里。

 这个消息,当然瞒不住。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刘逹,得知消息后,双眼闪过一丝精光。

 “备马!我要进宫一趟,像王公公禀报。”

 ...

 一刻钟之后,司礼监值房,文书房。

 刘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飞鱼服,双膝跪倒在王承恩面前。

 “干爹。就在一刻钟之前,我的下属看到。京营将领刘宗敏,带着几千匹战马,从崇文门进入京城。”

 “卑职,特意赶过来。像干爹您汇报。”刘逹娓娓道来,沉声道。

 王承恩穿着大红色斗牛服,手里拿起一个翡翠茶盏,喝了一口明前龙井。慢条斯理的问道:“刘逹。你确定,有几千匹战马?”

 “千真万确,干爹。很多京城的百姓,都是亲眼所见。”刘逹缓缓抬起头,眼巴巴看着王承恩。

 王承恩心想,看来孙传庭这次带兵南下,收获不小。

 “做的不错,刘逹。”

 “咱家,这就去乾清宫,禀报皇爷。你的功劳,咱家记下了。”说完之后,王承恩缓缓站起身,放下翡翠茶盏。

 “记住了,锦衣卫永远是万岁爷的一把刀。”

 王承恩阴仄仄的笑容,一双粗糙的老手摸着刘逹的脑袋:“和文官,走的太近。到时候,锦衣卫内部自查...”

 “就不要怪咱家,不讲情面。”

 “这么大的脑袋,做什么不好。”

 王承恩的话,犹如跗骨之蛆。

 刘逹背脊发凉,一股寒气直冲天灵盖。

 内部自查?查什么?贪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