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剑狮 作品

第150章 修建大明英雄纪念碑第一人是戚继光。

方正化穿着大红色斗牛服,大步流星走进乾清宫。一个滑跪火花带闪电,来到朱由检面前,一把抱住朱由检的大腿:“呜呜,呜呜。万岁爷,奴婢想死你了。”

 “这些日子,奴婢跟随孙传庭,孙阁老一起征战沙场,剿灭造反的朱国弼......”

 “奴婢对万岁爷,那是日思夜想。想得牵肠挂肚,肝肠寸断啊。呜呜”方正化紧紧抱住朱由检大腿,哭得是泣不成声。

 魏忠贤表情严肃,倒三角眼微微眯起。注视着方正化,产生了三分敌意和不满。

 好啊,这么会溜须拍马。这个方正化,是准备要取咱家而代之啊。

 女官楚翠穿着月牙白汉服,看着眼前这一幕,目瞪口呆:“???”

 朱由检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制止道:“好了。差不多就行了,朕还没有死呢。”

 方正化吓了一跳,眼泪顿时止住了。连忙松开双手,用头杵地:“是!万岁爷。”

 “魏忠贤。赐座。”朱由检转过头,深吸一口气。强忍着那种生理上的恶心。

 毕竟,他是大老爷们。被一个太监抱着大腿,哭哭啼啼。

 真是太恶心了。

 如果是一个大美女,抱着自己的大腿......

 魏忠贤笑容僵硬,微微躬身:“是。”

 然后,魏忠贤亲自搬了一张凳子,给方正化。

 “方公公,您辛苦了。”魏忠贤阴阳怪气的开口。

 方正化顿时打了一个激灵,觉得自己仿佛被一条毒蛇盯上。

 糟了,大意了。自己和魏忠贤,结下了梁子。

 朱由检回过神来,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华子。让尼古丁吸入肺部,从鼻孔里面喷出来:“说说看,这次南下的看法?”

 “孙传庭在南京,有没有查出贪官?”

 方正化回过神来:“回禀万岁爷,这次南京之行。可谓是波折不断......”

 方正化娓娓道来,把这几个月的事情,仔仔细细的说清楚。

 “两个造反的勋贵,全部诛杀了九族。总共一千九百多人,家产全部上交国库。”

 “南京六部的官员,有三分之一。都被调查出,侵吞了太仆寺管理的草场。”

 “当然,孙阁老秉承惩前毖后的态度。让这些官员,主动来到府邸交出地契,既往不咎。”

 朱由检若有所思,又抽了一口华子:“做的不错,孙传庭的用意。是希望稳定人心,稳定官场。”

 “万岁爷。这一次收获很多。除了金银珠宝,古玩字画.掐丝珐琅玉器这些。”

 “还有抄家得到的应天府秦淮河画舫十八座,酒楼三十余家,扬州廋马二十余人”

 说完这些,方正化站起身。从大红色斗牛服的袖口,拿出一叠房契:“万岁爷。这是秦淮河画舫的房契。”

 “每一座画舫,都折价两白银。”

 朱由检伸出左手,接过来放在桌上:“辛苦你了,方正化。”

 “魏忠贤。传朕的口谕,赏赐太监方正化,白银5000两。皇室细盐20两。”朱由检转过头,看着魏忠贤。

 魏忠贤表情有些僵硬,嘴唇上下闭合,有些心有不甘:“遵旨,皇爷。”

 “陛下。武侯卢象升,觐见。”

 女官楚翠穿着月牙白汉服,乌黑长发垂落腰间。头上戴着一根金钗,从乾清宫外面走进来。

 “宣!”朱由检眼前一亮。

 方正化十分懂事,连忙站起身。来到朱由检的身后,站在角落里。

 “臣,卢象升。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卢象升特意沐浴更衣,换上一品武将官袍,头戴乌纱帽。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双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

 “起来吧,象升。一路上辛苦了。”

 “这一次平叛,你当居首功。”朱由检缓缓开口,把手里的烟蒂摁在案桌上,左手虚扶。

 卢象升缓缓站起身,双手抱拳,中气十足回答:“臣!不敢居功自傲,这些都是陛下的雄才大略。还有天雄军的将士们,浴血奋战。”

 朱由检缓缓开口,宽慰道:“剿灭秦王的叛乱,功劳在你。”

 “皇后有喜,北京城兵力空虚。”

 “朕,思虑再三。这才把你调回来。”

 “洪承畴那边,没有怨言吧?”朱由检冷不丁开口。

 卢象升犹豫片刻:“这到没有,都是为国效力。”

 “只不过...闯贼高迎祥,已经攻破了七八座县城。裹挟大量的百姓。”

 朱由检沉吟一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好了,卢爱卿。回府邸好好休息,三日之后就是大朝会了。”

 “是,陛下。”

 .....

 话分两头,浙江,杭州。

 吴淳夫和李夔龙,作为巡盐御史。通过京杭大运河,坐船来到杭州。

 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两个杭州盐商,杀鸡儆猴。

 两人都是阉党,“九千岁”魏忠贤的人。

 李夔龙是左副都御史,还是魏忠贤的义子。

 魏忠贤现在身受崇祯皇帝的信任,敕封杭州侯。杭州的各级官员,都畏惧魏忠贤的恶名,不敢贪污盐税。

 吴淳夫和李夔龙,两人在杭州很快就收到一百五十七万两的盐税。

 比起天启七年,两浙盐区多出了一倍。

 吴淳夫和李夔龙满载而归,将盐税清点登记入册。在杭州湾码头,装上大船。

 扬帆起航,北上前往北京城。

 他们要通过京杭大运河,在进入漕运进入徐州。北上进入山东,登州和莱州...

 吴淳夫笑容满面:“今年的盐税,比起天启五年还要多。干爹肯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