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剑狮 作品

第102章 从宗室子弟招兵。

 很快,两道圣旨就被下发。从司礼监送到内阁,内阁存档之后。  在交给锦衣卫缇骑,拿着圣旨,以及两个司礼监太监。 

 分别从出城,离开北京城。 

 一个前往河南,去唐王府宣旨。一个前往辽东,锦州总兵府宣旨。 

 ..... 

 紫禁城,乾清宫内。 

 阿里扎台吉,穿着蒙古胡服,头戴六角帽。在魏忠贤的带领下,走到朱由检面前。 

 朱由检特意换上,明黄色蜀锦祥云九龙袍,头上戴着十二冕旒,威严肃穆坐在鎏金龙椅上。 

 阿里扎台吉,郑重其事弯腰鞠躬:“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蒙古土默特部台吉阿里扎,恭祝大明皇帝圣躬安。” 

 朱由检面无表情,十分的淡然:“阿里扎台吉。这么突然进宫,想要见朕。有何事乎?” 

 阿里扎台吉缓缓起身,双手抱拳。沉声讲述:“是这样的,上次进宫之后。我就派人,回了一趟归化城,像首轮俄木布汇报。” 

 朱由检差点给忘了,和蒙古人做生意。 

 “怎么样?你们的首领,怎么说?” 

 “首轮俄木布,只愿意交易7000匹战马。用战马交易三万石栗米。” 

 “交易地点要改变,不能在宣府,要改在张家口马市。”阿里扎台吉缓缓开口,沉声叙述。 

 朱由检陷入沉默,心里面计算这笔生意能赚多少:“......” 

 大明北方的战马价格,他之前特意通过锦衣卫了解。 

 一匹战马25两白银——30两白银。 

 一石栗米,在北京城的价格20文铜钱——25文铜钱。 

 换句话来说,如果在辽东购买战马。那就要花费20万两白银。 

 一两银子约等于1000文铜钱——1500文铜钱。 

 朱由检缓缓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阿里扎台吉。朕,代表大明朝廷,答应了。” 

 “多谢,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阿里扎不由得松了口气,连忙弯腰鞠躬。 

 “交易地点,就改在张家口马市。” 

 “交易的时间,就定在十日之后。”朱由检深思熟虑,作出这个决定。 

 一刻钟后,阿里扎台吉离开乾清宫。 

 朱由检连忙站起身,注视着魏忠贤:“魏忠贤。赶紧的,替朕写一道圣旨,给张家口总兵马世龙。” 

 魏忠贤回过神来,喜笑颜开。双手作揖躬身行礼:“遵命,皇爷。” 

 这就是,小皇帝的信任。证明自己成为朱由检的心腹。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张家口总兵马世龙,朕和蒙古土默特部,达成一笔战马生意。用三万石栗米,交易土默特部战马7000匹。” 

 “张家口从里到外,全城戒严。派出斥候,打探土默特部。” 

 “马世龙查抄各大晋商商号.商队的粮食。用查抄出来的栗米,交易给土默特部。” 

 朱由检缓缓开口,深思熟虑过后,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栗米,其实就是小米,黄小米。 

 这样的话,是最节省运输成本。 

 朱由检突然想到:“还有,范家商号查封的粮食,不用上交朝廷。留在张家口,作为军粮。” 

 魏忠贤回过神来,右手的毛笔停顿一下。沾了沾墨水,在砚台上面撇了一下。 

 在圣旨上面,继续用绳头小楷书写。 

 朱由检灵机一动,为了以防万一:“魏忠贤。朕在下一道圣旨,这一次是给山西总督张宗衡。” 

 魏忠贤愣了一下,连忙放下毛笔。把毛笔放到砚台的凹槽上。 

 把第一道圣旨,小心翼翼放在案牍上面。 

 魏忠贤又拿出,一张空白圣旨。平铺在黄花梨木书桌上。 

 “皇爷。稍等片刻,老奴加点墨汁。” 

 ..... 

 过了一会,大约是半刻钟。 

 朱由检双手放在身后,缓缓开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西总督张宗衡,从山西太原.大同.代州等地,调拨五万石栗米。在七日之内运往张家口。不得有误,钦此。” 

 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就算张家口总兵马世龙,没有在晋商商队,查抄够三万石栗米。 

 让山西总督张宗衡,紧急调运五万石栗米,运往张家口。 

 魏忠贤手里拿着毛笔,在空白圣旨上面,笔走龙蛇。一笔一划,苍劲有力。  “老奴写完了。请皇爷过目。” 

 朱由检走过去,认认真真从左到右看完,点头表示满意:“不错,辛苦了。” 

 魏忠贤不由得开心的笑了,倒三角眼微微眯起,笑出了花似的:“能为皇爷效力,老奴是心甘情愿,万死不辞。” 

 一个时辰之后,两拨锦衣卫缇骑,手里拿着圣旨。 

 一人双马,风驰电掣冲出京城的正阳门,朝着张家口和山西太原,飞驰而去。 

 ..... 

 当天晚上,深夜子时。 

 朱由检去了坤宁宫,陪着周皇后吃了一顿饭。两夫妻说了一会话。 

 周皇后主动站起身,一双白嫩柔夷放在朱由检的肩上,声音清脆:“陛下。这些日子操劳国事,还让书欣妹妹每日出宫,前往工部。” 

 “我有些担心,文官们会反对。”周皇后朱唇轻启,用力揉捏道。 

 朱由检闭目养神,缓缓开口:“当然反对,这帮狗屁的东林党。连续上书奏折,牝鸡司晨,后宫干政。” 

 “我呸!玛德,这群所谓的清流名士,表面上光明磊落,背地里蝇营狗苟,道貌盎然。” 

 “有本事,就上题本。上书奏折,就不是怕死,为了自己的名声。” 

 要知道,题本和奏折在明朝,是不一样的。 

 题本要盖官印,说得都是征兵.赋税.徭役等公事。 

 奏折不用盖官印,说得全部都是私事。 

 “皇后。时间不早了,朕该交公粮了...” 

 朱由检猛然站起身,双手抱起周皇后,来了一个公主抱,放在床榻上。 

 周皇后羞红了脸,含羞带怯,娇嗔道:“陛下,还请怜惜。” 

 ..... 

 翌日,辰时六刻。旭日东升,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 

 朱由检在周皇后和楚翠的帮助下,换上崭新的丝绸龙袍。 

 周皇后亲自给朱由检,戴上十二冕旒,绳子绑好在下巴。 

 “陛下,该去上朝了。” 

 朱由检转过头,亲了周皇后的脸颊:“皇后,朕去上朝了。” 

 一刻钟之后,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齐聚,站成两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