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剑狮 作品

第143章 增加工商税,和江南士绅撕破脸皮。

 吴襄回过神来,看着眼前传信的骑兵,追问道:“是建奴的八旗军,哪一旗?”  “回禀总兵大人!是正黄旗和正白旗。”报信的骑兵,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 

 “铁岭?”辽东督师袁可立,听到这个消息。表情没有变化。 

 铁岭早在萨尔浒之战,十年前就丢了。换句话来说,是万历四十年就丢掉了。 

 现在的辽东局势紧张,大明丢失了大片的土地。 

 内阁首辅袁可立转过身,表情严肃看着祖大寿和吴襄:“传令下去,派出哨骑。前往宁远和锦州。禁止私自出战!” 

 “死守关宁锦防线。不管建奴怎么挑衅,都不能出战。” 

 祖大寿乐见其成,双手抱拳:“遵命!阁老。” 

 内阁首辅袁可立询问道:“当年萨尔浒之战,我大明精锐损失殆尽。辽东铁骑,还剩下多少?” 

 吴襄犹豫一会,双手抱拳回答:“不多了。阁老,辽东铁骑就剩下五百多人。” 

 祖大寿迟疑一会,沉声叙述:“阁老。三年前袁崇焕,天启五年。派人从漠南蒙古草原,购买了五万匹战马。” 

 “还有这种事?”袁可立眉头紧皱,满脸的惊讶诧异。 

 “那战马呢?”内阁首辅袁可立,迫切的追问道。 

 祖大寿沉吟一会,深思熟虑道:“战马只留下了5000匹。其余战马,全部送到了...铁岭。” 

 袁可立听到这个消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满脸的震惊:“你说什么!” 

 “祖大寿。你再说了?这个消息,是否属实?” 

 内阁首辅袁可立,迫切的追问。 

 噗通!一声。 

 祖大寿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中气十足的回答:“阁老!您是内阁首辅。这个消息千真万确。” 

 “因为当年,我还是军中参将。在锦州卫,这五万匹战马,就是从锦州出关。送去铁岭城。”祖大寿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件事情,当年在辽东军被压下来。毕竟,有党争的嫌疑。”祖大寿缓缓开口,娓娓道来。 

 袁可立缓缓闭上双眼,满腔的怒火仿佛要从胸膛中溢出。 

 “嘿嘿,好啊。袁元素,你的嫌疑太大了。”袁可立喃喃自语,双眼闪烁着一道寒芒。 

 “朝野早就有传言。袁崇焕市米资敌,暗通建奴。” 

 袁可立连连冷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杀心。右手握住腰间的剑柄。 

 难怪陛下,这么厌恶袁崇焕。觉得袁元素不堪大用,言过其实。 

 “传我的命令,山海关.锦州.宁远,进行坚壁清野!”袁可立当机立断,作出判断,下达命令。 

 “将所有的百姓.粮食.铁器全部运送入城中。” 

 内阁首辅袁可立转过身子,表情庄严肃穆:“不去管皇太极,怎么样挑衅。都不能出战。” 

 “现在陛下,严查走私。山西的八大晋商,已经被杀了六家。张家口马市,被严格封锁。” 

 “老夫认为,皇太极的主动出击。肯定和走私有关系。”袁可立分析的头头是道。 

 “搞不好,现在的建奴。缺少粮食和铁器。” 

 毕竟,袁可立还是有真本事。提拔毛文龙,打造登莱水师。主张水陆并进的策略。 

 “另外,派人从旅顺港坐船。前往皮岛,命令毛文龙出兵,袭扰建奴的后方。” 

 袁可立表情严肃,注视着祖大寿和吴襄:“告诉毛文龙,这是老夫的命令。必须执行。” 

 “要是再敢,阳奉阴违。那就不要怪老夫不客气。” 

 吴襄面色凝重,单膝跪倒在地,双手抱拳:“是!阁老。” 

 两人大步流星的走出,辽东督师衙门。 

 袁可立没有闲着,亲自写了一封奏疏。 

 [臣,袁可立。启奏陛下,建奴皇太极兵马调动。进驻铁岭。臣已下令,坚壁清野。山海关总兵祖大寿,回忆在天启五年,袁崇焕派人从漠南蒙古草原,购买五万匹战马。] 

 [但是,只留下五千匹。其余四万五千匹战马,全部从锦州出关,送去铁岭城。臣以为,袁崇焕走私战马,暗中通敌建奴。请陛下下旨,抓捕袁崇焕,严加审问。] 

 袁可立缓缓放下毛笔,表情无比严肃。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忠臣。 

 他既然知道这件事,那就必须要上奏疏,禀告皇上! 

 这是他的责任,作为内阁首辅的责任。 

 陛下如此信任他,把辽东的军政大权都给他。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袁可立把奏疏交给亲兵:“你马上带着奏疏进京,一人双马。不要走驿站,八百里急递。” 

 “这封奏疏,你要交给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公。” 

 亲兵袁小四,双手捧着接过奏疏:“是,大人。” 

 “转告王公公,这封奏疏一定要交给皇上。” 

 “去吧。这里有五两银子,你带上一些干粮。”袁可立回过神来,从官袍里面拿出五两银子。 

 ...... 

 辽东,铁岭城。 

 皇太极身穿白色重甲,腰间悬挂一把长刀。大步流星登上城头。 

 “多尔衮。我们这次佯攻,山海关。你觉得袁可立会上当吗?” 

 多尔衮身穿黄色重甲,头戴玄铁头盔。视线环顾城头:“不知道。袁崇焕,没有被崇祯小皇帝,提拔为辽东督师。” 

 “我们和袁崇焕的生意,也就断了。”  “大汗。现在张家口马市,被严密封锁。晋商范永斗,也被抄家了。” 

 “这条走私通道,算是被大明朝廷废掉了。”多尔衮一针见血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