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满脸喜色

 娄晓娥轻声回应说,怡宝一直都很听话,相信她能理解。  提到孩子时,她语气格外温柔。 

 常规坚持,孩子乖巧也不能成为违反原则的理由。 

 他认为,对孩子也应保持尊重,即使他们年纪小,但内心的世界很丰富。 

 孩子像镜子一样,反映父母的言行。 

 常规见过太多被娇惯的孩子,因此对怡宝的教育更加谨慎。 

 他发现身边的朋友大多宠溺孩子,养成了“小公主”或“小少爷”的性格。 

 他曾目睹一个孩子因不吃肥肉,母亲竟将饺子馅中的肥肉挑出。 

 这让他震惊不已。 

 而在自家,怡宝偶尔也会挑食,但常规夫妇和娄家父母从不会纵容这种行为。 

 娄晓娥坚持,孩子必须尝试各种食物,才能保证营养均衡。 

 常规则认为,大人尚有不喜欢的食物,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他允许怡宝选择不吃,但不能浪费食物。 

 怡宝在这方面表现很好,只有在被强行夹入碗中时,才会小声抗议:“妈妈,我真的不喜欢胡萝卜。 

 ” 

 有一回吃饭时,怡宝因为碗里的胡萝卜而闷闷不乐。 

 娄晓娥试图劝导女儿说:“胡萝卜对视力有好处,还能让你更聪明。 

 ”但她耐心解释多遍后,怡宝依旧不愿妥协。 

 “妈妈说过了,我不喜欢胡萝卜的味道。 

 ”怡宝坚持自己的立场。 

 见女儿依然抗拒,娄晓娥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碗里的胡萝卜必须吃完!”在母亲严厉的要求下,怡宝终于勉为其难地夹起一小块,但入口即刻吐了出来。 

 “吐出来的东西你还得吃回去!”娄晓娥语气不容置疑。 

 “这太难吃了,而且这么大块怎么吃得下去!”怡宝委屈得快要哭出来。 

 娄母见状急忙打圆场:“可能是我切的方式不对,下次换成细丝试试。 

 ”对此,娄晓娥并不领情:“这种事不用你们管!难道以后还能一直帮她改菜吗?” 

 “我只是觉得没必要强迫她吃不喜欢的东西。 

 ”娄母仍试图劝说。 

 娄母对怡宝格外疼爱,总觉得她比亲生女儿娄晓娥还亲。 

 最近因为让她吃胡萝卜的事,娄母感到很挫败,觉得自己的要求被孩子和旁人一起抗拒。 

 娄晓娥对此非常不满,觉得母亲的态度过于迁就。 

 她认为孩子需要被教导,不能一味顺从。 

 常规终于站出来调解,主张尊重孩子的选择,认为孩子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某种食物。 

 他的观点让娄晓娥冷静下来。 

 常规表示,挑食虽不好,但并非不可容忍的错误,成年人自己也有偏好。 

 他还提到现代孩子压力大,适当的放松和自由对孩子成长有益。 

 娄晓娥听后反思了自己的做法,意识到需要更多理解和支持孩子。 

 常规的理念源于自身经验,他希望帮助家人形成更健康的育儿观。 

 常规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娄晓娥则因这种期待感到焦虑。 

 常规认为家长应尊重孩子,就像容器一样,给予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尽管如此,他对自己的行为仍有反思,希望能向怡宝道歉。 

 然而当前最紧迫的是赶往公司处理突发状况。 

 在公司,常规发现朱国良正焦急地等待,似乎有重要事情相告。 

 朱国良提到的事情虽非坏事,却极为紧急,需要立即商讨。 

 常规略显冷漠地回应,希望事情足够重大。 

 进入办公室后,常规得知事情的核心——关于新电影的上映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