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电影节(第2页)

 二人来到书房商讨此事。

 “不要带她去那种混乱的地方,她还小,不适合这样的环境。

 ”娄晓娥刚进书房便急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一直坚持不让我们的孩子接触社交媒体,这不该是她该涉足的世界。

 ”

 常规冷静回应:“年龄不算太小了,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

 而且你看,这孩子有自己的主见。

 ”

 “你的意思是希望她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娄晓娥感到意外,原以为两人在这点上有共识。

 “绝非如此,我也希望她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但你也看到了,她特别想去,作为父母难道要一味拒绝吗?”常规显得困惑不解,“只要不是过分的要求,我都会尽力满足她。

 ”

 常规深信,美好的童年能弥补成长中的创伤,而糟糕的童年则会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

 娄晓娥直言:“那样的场所复杂,根本不适合带孩子去。

 ”这番话清楚表达了她的立场。

 “那你认为哪里更适合带孩子去呢?”常规意识到娄晓娥对此存在偏见。

 “很多地方都可以啊,像公园、动物园、影院、游乐园,甚至书店,选择很多。

 ”娄晓娥振振有词,“可酒吧和舞厅这种地方,显然不适合带孩子吧?”

 常规皱眉道:“你得明白,影院不同于酒吧或舞厅,它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危险。

 ”

 1925年

 娄晓娥坦言,尽管演员们在外人面前光彩照人,但她认为他们的私生活或许并不如表面般美好。

 她担心女儿怡宝会受到不良影响,内心对这些人的看法有些狭隘。

 常规听后忍不住笑了:“难道动物园里的每个人都值得信赖?你不也是普通人吗?凭什么要求别人十全十美?”他认为娄晓娥的要求过于苛刻,难以理解。

 常规语气变得郑重:“你说得对,许多演员确实如此。

 但他们背后的艰辛与努力是你无法体会的。

 我们并非坐享其成之人。

 ”作为导演,他深知演员们的不易。

 例如梅艳方,当初投身演艺圈是为了替父母偿还赌债;刘嘉欣看似轻松自在,实则家中生计全靠她支撑。

 常规虽未明言,但内心对他们充满敬意。

 娄晓娥反思道:“我承认自己有时想法狭隘,只是当时情绪激动了些。

 ”她对自己刚才的话感到后悔。

 常规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教导孩子尊重他人时,自己也要学会尊重。

 ”他很少用这种严厉口吻,但这次实在无法容忍。

 娄晓娥坦承自己做得不够好,尤其是受刘嘉欣事件影响,对演员群体存有偏见。

 最终,常规提议:“如果孩子想去,那就让她去吧。

 ”他叹了口气说道。

 “你是说让怡宝参加电影节?”

 娄晓娥感到意外,同时也觉得难以置信。

 “小宝不是一直想去吗?既然他想去,那就让他去吧。”

 “你不用陪着一起去,每个人都可以单独前往。

 电影节会邀请众多观众,你们作为普通观众去体验一下电影节的魅力,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