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隔屏共振

 首尔江南区yj娱乐公司的地下三号排练厅里,空气仿佛都被汗水浸透。_0+7·z_w¢..c·o^m/邱锦书跪坐在黑色地胶上,耳返里传来的倒计时声如同鼓点敲击着心脏——距离最终考核结束,只剩最后的90秒。

 聚光灯在头顶交错切割出冷冽的几何图案,将她身上尚未命名的女团演出服照得银光流转。这套特制的服装缀满了数百片金属亮片,随着每个动作都会发出细碎的声响,此刻却被她剧烈的喘息声盖过。

 \"情绪!表情管理!\"评审席传来尖锐的提醒。邱锦书咬了咬下唇,强迫自己扬起嘴角。编舞老师设计的这个ending pose要求单膝跪地,同时做出仰望星空的动作,这个角度正好能让评委看清她颈间的伤痕——那是连续三周高强度训练留下的印记。

 音乐进入高潮部分,她在地板上完成一个漂亮的滑步,膝盖重重磕在地胶上。钻心的疼痛让她眼前闪过2018年北京四中的健身房,那个抱着足球向她求助的少年,也是这样带着膝盖的擦伤,倔强地重复着射门动作。汗水顺着发梢滴落,模糊了视线,却不影响她精准完成每个动作。

 当副歌部分的电子音效骤然炸裂,邱锦书的身体如离弦之箭弹射而起。连续三个侧空翻后,她稳稳落在队友搭建的人梯顶端。脚下的金属靴跟在队友肩头发出清脆的撞击声,这个危险的托举动作让观众席传来一阵惊呼。她在高空保持着平衡,看着评审席上亮起的打分器,恍惚间看见卡塔尔的绿茵场,此刻纪风是否也在为即将到来的u23亚洲杯决赛做着最后的准备?

 最后的八拍,她与队员们组成完美的v字形队列。当音乐戛然而止,整个排练厅陷入短暂的寂静。邱锦书大口喘着气,感受着心跳在胸腔里轰鸣。镜面墙上映出她们狼狈却倔强的模样:凌乱的发丝、湿透的衣衫,还有眼中燃烧的渴望。

 \"不错。\"主评委摘下眼镜擦拭,\"但还不够惊艳。\"这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就在这时,金雪突然举起手中的平板电脑:\"老师,我们准备了特别环节!\"

 灯光突然暗下,大屏幕亮起。画面里是她们从练习生时期到现在的影像:凌晨三点的练习室、布满血丝的双眼、磨破的舞鞋、还有互相扶持的拥抱。背景音乐渐渐响起,是她们自己填词的歌曲小样。当邱锦书的声音在空荡的排练厅响起时,有队员悄悄抹了抹眼角。

 评审们的表情逐渐软化。最后,主评委按下手中的按钮,整个排练厅瞬间被金色的灯光笼罩:\"恭喜你们,通过考核。从今天起,你们就是yj娱乐的新女团。\"

 欢呼声中,邱锦书感觉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她悄悄退到角落,解锁屏幕的瞬间,心跳几乎停止——来自\"南岛的星星\"的新消息赫然在目:\"学姐,三小时后u23亚洲杯决赛。\第*一¨看¢书?网¨ ,更′新_最\全^等我的好消息。\"

 首尔的深夜,练习室的镜子还映着她未干的泪痕。邱锦书望着手机屏幕,想起炸鸡店那个雨夜,纪风被教练催促着离开前,固执塞进口袋的那张写有她号码的便签。此刻卡塔尔应是比赛前夕,他是否也在某个角落,像她摩挲手机般反复确认护具的松紧?

 她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许久,终于打下一行字:\"你脚下的绿茵场,和我面前的聚光灯,都会见证梦想绽放的时刻。等你凯旋。\"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队友们正在欢呼着讨论未来的团名,而邱锦书知道,属于她和纪风的舞台,才刚刚开始。

 首尔江南区yj娱乐公司的走廊浸在冷白色的灯光里,邱锦书拖着被汗水浸透的舞鞋往前走,金属装饰片在地面划出细碎声响。手机在掌心震动时,她以为是评审结果通知,解锁屏幕的瞬间,\"南岛的星星\"发来的消息让脚步骤然停滞——\"学姐,三小时后u23亚洲杯决赛。等我的好消息。\"

 \"锦书又在偷偷笑什么?\"金雪的声音从身后响起,栗色卷发随着跳跃的动作轻晃。韩国姑娘一把搂住她的肩膀,柑橘味的香水混着汗水气息扑面而来,\"该不会是你那位神秘的足球少年又发消息了?\"

 邱锦书的耳垂瞬间发烫,慌忙把手机塞进口袋:\"说什么呢,只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金雪夸张地捂住心口,\"上次看到你盯着手机傻笑,还是我们通过最终考核那天!快老实交代,是不是那个从南岛来的天才中场?\"她突然压低声音,模仿着言情剧腔调,\"在异国他乡的炸鸡店偶遇,湿漉漉的头发,还有欲言又止的眼神......这剧情比韩剧还浪漫!\"

 走廊尽头的电梯叮咚作响,邱锦书拽着喋喋不休的闺蜜钻进去。镜面倒映出两人狼狈的模样:她发梢还滴着汗,金雪的舞蹈袜磨出了毛边。记忆却不受控地倒带,回到2018年那个蝉鸣刺耳的北京盛夏。

 当时作为学生会会长的邱锦书正在整理足球联赛物资,木质窗框漏进的阳光里,悬浮着细小的尘埃。忽然响起的敲门声惊得她抬头,看见门口站着一群穿着褪色队服的少年,最前面的男孩抱着足球,皮肤晒得黝黑,眼睛却亮得像南岛的星辰。

\"学姐!我们队能借用学校健身房训练吗?\"少年说话时带着湿润的尾音,球鞋边缘磨出的毛边扫过她手背。后来她才知道,这支来自南方小岛的队伍,为了参加比赛,坐了整整两天两夜的火车。

 健身房的橡胶地板上,纪风训练时总有种近乎执拗的认真。有次他在过人时重重摔倒,膝盖渗出的血珠滴在地面,却只是咧着嘴说\"不疼\"。邱锦书蹲下身帮他处理伤口,碘伏棉签触碰皮肤的瞬间,少年突然说:\"等比赛结束,请你去吃南岛特色菜!\"

 那些日子的黄昏总是格外温柔。¨3^8+看-书′网+ ^更_新_最,全?邱锦书抱着训练日志坐在器械区,看纪风在模拟草坪上反复练习射门。有次暴雨突至,少年们被困在健身房,纪风用手机播放南岛民谣,所有人围坐在一起合唱。潮湿的空气里,听不懂的方言歌词像海浪,轻轻拍打着她的心岸。

 决赛那天,邱锦书被临时叫去处理学生会紧急事务。等她匆匆赶到球场时,看台上早已人去楼空。她攥着加油牌跑到球队宿舍,宿管阿姨擦着门把手说:\"孩子们刚走,说是要赶晚上的飞机。\"走廊里还残留着淡淡的青草香,那是少年们运动服上的味道,而她终究没能当面道一声再见。

 再次相遇是在大连机场。邱锦书拖着行李箱走向国际出发口,突然听见熟悉的南岛口音。她转身看见一位穿着国少队训练服的少年,纪风站在队伍中间,个子窜高了不少,肩膀也宽了许多。她正要开口,却见领队催促着队伍走向国内出发通道。两人隔着玻璃幕墙对视,机场广播的提示音里,少年举起手,又被同伴拉着快步离开。自动门开合间,他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只留下邱锦书站在原地,望着登机口闪烁的电子屏发呆。

 2020年疫情暴发时,邱锦书在新闻里看到国青队集体感染新冠的消息,心脏猛地揪紧。她不知道,在武汉方舱医院的某张病床上,昏迷的纪风正与死神搏斗。而她的爷爷邱鹤松,那位抗美援朝的老兵、医学专家,正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调配药剂。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中,纪风高烧40度的昏迷里,总看见一位银发老者俯身查看病历,胸前的工作牌写着\"邱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