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破茧东京:那些藏在消息里的绿茵底气
晨光穿透东京奥运村的玻璃窗,在餐厅的大理石桌面上洒下斑驳光影。李阳小心翼翼地摘下碳纤维面罩,金属卡扣与塑料材质摩擦出细微声响。鼻骨处传来的钝痛让他微微皱眉,但当他看到远处张军教练正在和助理教练低声交谈,眼神瞬间变得灼热。 “张指导!”李阳端着餐盘大步上前,瓷碗里的小笼包还冒着热气,“您昨天说我继续轮休?这不行!”他说话时牵动鼻梁,疼得倒抽冷气,却仍固执地盯着教练。
张军放下咖啡杯,目光扫过李阳缠着绷带的鼻梁:“你鼻骨骨折还没完全恢复,碳纤维面罩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安全。对阵韩国队,他们的逼抢强度只会比法国队更凶狠。”
“正因为这样我才必须上!”李阳重重把餐盘放在桌上,汤汁溅出些许,“第一场打阿根廷,要不是纪风最后绝杀,我们哪能拿下开门红?可那场比赛要是没有我在后卫线上拼命拦截、争顶头球,哪来的机会让纪风完成绝杀?”他声音越来越高,周围其他运动员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现在打韩国,正是需要我的时候!”他说话时牵动伤口,疼得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却仍倔强地直视教练。
助理教练老陈轻轻拉了拉李阳:“小李,教练也是为你好,你的伤势...”
“伤势?”李阳扯开领口,露出锁骨处的淤青,“您看,这些伤哪个不是在赛场上拼出来的?上次鼻骨骨折,我戴着面罩坚持到纪风完成绝杀!现在距离八强就差这一场,我不想坐在替补席上看着兄弟们拼命!”他的眼眶泛红,既有疼痛作祟,更饱含不甘,“我知道您担心我,但您说过,每一个在场上的球员都是球队的战士,现在战士的铠甲(指碳纤维面罩)已经准备好,为什么要把我按在替补席?”
张军沉默片刻,伸手拍了拍李阳的肩膀:“我知道你想上场,可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韩国队的金珍洙、李刚仁都是进攻悍将,他们的动作可不会因为你有伤就留情。”
“我不怕!”李阳梗着脖子,“您总说,中国足球需要血性!现在血性就在这儿!”他用力捶打自己的胸口,震得餐盘都微微晃动,“您看这个面罩,国家专门为我定制的碳纤维材质,能抗住150公斤的冲击力!我昨天戴着它做了全套对抗训练,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第一场对阵阿根廷,正是因为我在禁区内死死缠住阿根廷的前锋,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才给了纪风前插的空当。现在打韩国,我还能做到!”
说着,李阳掏出手机,调出训练录像:“您看,和纪风的二过一配合,我完全能跟上节奏;还有高空争顶,防护面罩的视野也不受影响。而且队医说了,只要不受到正面重击,我的恢复情况完全能支撑全场比赛。”
餐厅里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在关注这场“对峙”。艾瑞克端着豆浆走过来,拍了拍李阳的后背:“张指导,李阳的斗志我们都看在眼里。他的防守硬度,正是我们遏制韩国队边路进攻需要的。有他在,纪风在前场也能更安心地寻找绝杀机会。”
林宇轩也凑过来:“对啊教练,上次打阿根廷,李阳在后防线上的表现堪称铜墙铁壁。韩国队的进攻虽然犀利,但只要李阳在,我们的防线就能多一层保障,给纪风创造更多绝杀的可能!”
张军看着围过来的队员,目光扫过每个人坚定的眼神。他转身看向窗外,东京的街道已经开始忙碌,早高峰的车流如同钢铁洪流。良久,他叹了口气:“好吧,但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通过赛前队医的最终检查;第二,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立刻换人;第三...”他加重语气,“在场上必须优先保护自己,听到没有?”
“听到了!”李阳的声音响彻餐厅,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您就放心吧!我一定守住后防线,给纪风他们创造绝杀的机会!韩国队敢来进攻,我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这时,食堂广播突然响起:“中国队全体队员请注意,十分钟后在训练场集合,进行战术演练。”
李阳迫不及待地抓起面罩,一边往头上戴一边说:“我先去准备了!今天训练,我要和纪风专门演练针对韩国队边后卫的防守反击,争取再复刻一次绝杀奇迹!”看着他风风火火跑开的背影,张军无奈地笑了笑,眼中满是欣慰。
老陈摇摇头:“这小子,性子还是这么倔。”
“但这股倔劲,正是现在这支球队需要的。”张军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目光追随着李阳远去的方向,“走吧,我们也该去训练场了。这场对阵韩国队的比赛,注定是场硬仗。有李阳在,纪风的绝杀或许就能再次上演。”
众人纷纷起身,餐厅里又恢复了热闹。餐盘的碰撞声、队员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兴奋的气息。对于中国队来说,这不仅是一场关乎16强名额的比赛,更是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国足球实力的机会。而李阳,这个带着伤痛却依然渴望战斗的后卫,即将在赛场上为纪风的绝杀,筑起最坚实的后盾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京的阳光透过奥运村餐厅的落地窗,在木质地板上切割出整齐的光影。中国队的球员们围坐在长桌旁,早餐的热气氤氲中,纪风翻着手机赛事预告,指尖突然顿住:"兄弟们!今天下午有中国举重队石智勇冲击男子73公斤级金牌,还有中国跆拳道队骆宗诗的女子57公斤以下级半决赛!晚上还有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这安排,从力量到技巧再到美感,全齐活了!" "举重?那可是绝对力量的较量!"王帅摘下训练护腕,眼中燃起兴奋,"上次看全红婵跳水是极致的优雅,这次必须见识下爆发力!"李阳戴着碳纤维面罩用力点头,绷带边缘渗出的汗迹在阳光下晶亮:"听说石智勇训练时能举起相当于自己体重三倍的重量,这得是多恐怖的核心力量!"
午后的东京国际论坛大楼举重馆内,空气仿佛都被高温与紧张情绪点燃。当石智勇走上举重台时,中国队球员们组成的助威团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位肌肉线条如雕塑般的运动员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杠铃的刹那,纪风注意到他小臂暴起的青筋——和自己在绿茵场上全力冲刺时肌肉的紧绷感如出一辙。
"166公斤!抓举破纪录!"解说员的呐喊掀起声浪。艾瑞克盯着电子计分屏喃喃道:"这不仅是力量,每个动作的角度、呼吸节奏,都精准得像我们演练的战术跑位。你们看他调整握距的细节,和我们传球前观察队友站位一模一样。"石智勇最后挺举198公斤锁定金牌时,林宇轩激动地拍打座椅:"看他完成动作后嘶吼的样子,和我们进球时一模一样!这种征服极限的快感,只有运动员才懂!"
转战幕张展览馆跆拳道赛场,骆宗诗系着白色道服登场的瞬间,李阳突然抓住纪风手臂:"她的眼神!和我防守时盯着对方前锋的感觉太像了!充满压迫感!"比赛开始,骆宗诗的步伐轻盈又警惕,如同绿茵场上的后卫在预判前锋的跑位。当她以一记凌厉的横踢得分,蓝色护具撞击的闷响混着观众欢呼,王帅下意识模仿起踢腿动作:"这爆发力,比韩国队前锋的射门还迅猛!而且你们发现没?她每次进攻前都会用余光扫对手的支撑腿,和我们防守时预判传球路线一个道理!"
赛事胶着到加时赛,骆宗诗一个假动作虚晃,紧接着转身侧踢命中对手有效部位。中国队球员们同时从座椅上弹起,纪风的吼声穿透场馆:"这战术变向,和我们在禁区前晃开防守队员如出一辙!以柔克刚,用技巧弥补力量差距,太精彩了!"艾瑞克兴奋地在手机备忘录里疾书:"跆拳道的节奏把控,可借鉴到攻防转换中。防守时的预判、进攻时的突然性,都是我们需要强化的。"
夜幕降临,有明体操中心被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现场,中国队的五位姑娘手持彩带登场,宛如灵动的仙子。她们的动作柔美却不失力量,彩带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线,与音乐节奏完美契合。林宇轩看得入神:"原来柔美也是一种力量,这和我们在场上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讲究的都是节奏感和协调性。"
李阳则盯着姑娘们的队形变换:"你们看,她们的走位看似飘逸,实则每一步都精准无比,和我们在场上保持的战术阵型异曲同工。而且她们失误后立刻调整状态的能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当中国队完成最后一个高难度动作,全场掌声雷动,艾瑞克感慨道:"体育真是相通的,无论什么项目,细节、默契和心理素质都是决胜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