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肉管够吃!

 章氏赶紧道:“金叔太客气了,有什么吩咐您但说无妨。  “只要我能办到,必定竭尽全力。” 

 老金头搓搓手道:“你们来村里也快半年了,应该知道,咱们村里一直没有大夫。 

 “别说是咱们村了,附近这些村子里都没有。 

 “平时有人生病,轻一点的就去找余老太太抓点药吃,重一些的就得翻山越岭去镇上求医。 

 “大人也就算了,主要是小孩子,一旦生病就是九死一生。 

 “不瞒你们说,光我家夭折的孩子就有三个了。 

 “之前我就跟参……跟胡家提过,看能不能想法子给村里找个大夫。 

 “但是胡家那样……你们也知道,根本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儿。 

 “咱们昨个儿收拾胡家库房,他家不是存了许多药材? 

 “所以我想着,如果秦三娘子愿意的话,不知可否帮忙经管起来。 

 “只要平日能帮村里人看看病,抓抓药,就再好不过了!” 

 听了老金头这话,章氏心头骤然一热。 

 章家世代行医,出过多位大国手。 

 父亲为太医院院判,母亲也出身杏林。 

 章氏自幼便跟着父母学医。 

 待字闺中时,她便已经跟着母亲出诊了。 

 嫁入秦家之后,她也偶尔会帮一些闺中密友或是深闺妇人看病开药。 

 直到被流放至此,章氏还曾暗自伤神,感觉自己一身医术,这辈子怕是再无施展机会了。 

 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送上门来。 

 但章氏还是忍住了立刻点头答应的冲动,扭头看向公婆和夫君。 

 秦恺峰点头道:“既然金大哥都这么说了,你就辛苦辛苦吧!” 

 周氏更加支持:“彤云,治病救人可是有大功德的好事儿。 

 “更何况你这么好的医术,原本就不该被埋没。 

 “如今既然有这样的机会,你就只管放手去做,家里和孩子都有我呢!” 

 秦仕谦也赶紧表态道:“是啊,彤云,你只管去做,有什么脏活累活都交给我便是了。” 

 见秦家人都支持章氏,老金头十分高兴道:“我找几个人过来帮你,先把药材都收拾整理出来。 

 “你还需要什么就跟我说,我叫人去镇上给你买回来。” 

 老金头的行动很快,还不到吃午饭的时候,他就把人都找来了。 

 不但有几位年轻的小媳妇,还有一大帮村里的青壮男丁。 

 “金叔,有啥活要干,你只管吩咐就是了!” 

 “是啊,金叔,你就找那么几个人要干什么活啊?” 

 “金叔,我们也都能帮忙,人多力量大嘛!” 

 “就是的,金叔,要干活也不找我,该不会是瞧不上我吧?” 

 老金头本来只找了十几个人,没想到一下子来了四十几个人。 

 其中还有几个上了年纪的。 

 “我就是想找人夹几趟杖子,把这几套房子分成不同的院子,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人。” 

 “嗐,人多干得快嘛!只听说过嫌干活人少的,还没见过嫌人多的呢!”老王头突然从人群后面冒出来道,“夹杖子这种小事,哪里用得着你操心。 

 “你打算怎么夹杖子?你和你家两个儿子住?分成三个院子?” 

 老金头摇摇头道:”分成六个院子,每个院子都要有大门,别的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我打算等杖子夹好之后,让秦将军几家搬过来住。 

 “他们如今的房子实在太破了,根本没法儿住人。 

 “入冬之后刮两次风,下场大雪说不定就要塌了。” 

 突然听说老金头要把胡家的房子分给秦恺峰几家人住,刚才还嘻嘻哈哈说话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大家抬头看向胡家的房子。 

 虽说都是土坯房,但胡家的房子,明显比别人家的更高大更敞亮。 

 这么好的房子,老金头要搬过来住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 

 但突然说要把这么好的房子给那些流放犯住,大家心里难免都有点儿不太舒服。 

 好在老王头脑子转得快,第一个反应过来道:“应该的,应该的。 

 “要不是先有秦三郎舍己救人,金大哥如今怕是都没命了。 

 “后来要不是秦家带头帮忙扳倒了胡家,咱们又哪里能得到那么多的实惠呢! 

 “要我说,做人就该像金大哥这样,知恩图报,否则岂不成了第二个胡家了!”  村里人听了这话,再次陷入了沉默。 

 刚才想表示反对的几个人也都默默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老王头这话说的,的确很有道理。 

 大家受不了胡家,支持老金头,不就是因为他为人厚道公平,懂得感恩么! 

 如果老金头靠着那几户流放犯扳倒了胡家之后,还继续对人家不闻不问,那他今后早晚也会像胡家人一样压榨村民。 

 那样的话,大家岂不是出了狼窝又入虎穴么! 

 老王头这番话说完,老金头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等大家真把这些话听进去,渐渐都寻思过味儿来之后,才开口道:“可不是么! 

 “当初我被胡老大逼得无法回家,也是秦将军和秦三郎找到我帮了我。 

 “做人得有良心,再说了,他们也都不是坏人。 

 “其他几户人家这几年在村里一直都安安分分的。 

 “只有秦家来得晚,但人家可实打实帮过村里不少忙。 

 “以前的就不提了,光说眼下,秦三娘子已经答应,以后可以帮村里人看病。 

 “你们还不知道吧?秦三娘子出身杏林世家,从小学医,一身的本事。 

 “村里不少人都知道,她婆婆之前都病成什么样了? 

 “喝了秦三娘子熬的药之后你们再看,如今她婆婆那脸色,比她都红润!” 

 听了这话,村里众人才真的动心了。 

 村里缺医少药的难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年年都有因为吃错药或是耽误病情而去世的人。 

 如果村里能有个大夫,那可真是解决大问题了。 

 其他都是次要的,唯有这生老病死,是人一辈子都无法逃开的必然。 

 老金头见状感觉差不多了,趁热打铁道:“你们几个小媳妇,去后头库房帮秦三娘子一起把药材都收拾出来。 

 “其他人也别闲着了,既然来了,就抓紧把杖子给夹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