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盘点实力与张昭
第159章盘点实力与张昭
初平元年十二月十八日。
忌出兵,宜总结、开会。
又到了年终岁尾的日子,季秋势力的对内对外战争,也全部告一段落了。
此时盘点季秋个人实力。
第一秘术惑心,五品初级。
第二秘术化龙,六品初级。
化龙秘术达到中阶,其威力产生蜕变。
获得以下三项好处。
其一,四维属性的提升效果翻倍!
其二,龙种提升修炼速度效果翻倍!
其三,季秋将获得龙种控制者的先天秘术使用权!
此时他共有十三颗龙种。
分别放置在贾诩、袁涣、吕布、刘备、于吉,赵云、典韦、黄忠、郭嘉,现代世界安南国三大政治派系首脑,季秋集团ceo的身上。
其中,袁涣、吕布、刘备、于吉,现代世界安南国三大政治派系首脑,季秋集团ceo,是真正需要借助龙种控制效果的。
贾诩原本也是需要借助龙种控制的,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考验,尤其是如今季秋势力发展的欣欣向荣,季秋认为,贾诩已经归心了。
所以将他从必须依靠龙种控制的人员名录中排除了出去。
至于赵云、典韦、黄忠、郭嘉,则是完全不需要依靠龙种控制的。
季秋之所以将龙种放在他们体内。
一来是看中他的先天秘术,想要通过龙种来获得使用权。
二来是通过龙种,来提升他们的修炼速度。
很多人可能都忘了,龙种除了能够控制属下外,还能提升属下的修炼速度,初始便能提升一倍。
在达到中阶后,已经可以提升两倍了!
通过龙种,季秋获得了八种先天秘术使用权。
分别是贾诩的蛰鳞秘术,袁涣的镶龙秘术,吕布的天下无双秘术,刘备的仁义无双秘术,赵云的龙魂附体秘术,典韦的恶来附体秘术,黄忠的贯日秘术,郭嘉的洞幽秘术!
这些先天秘术,季秋无法修炼,只能使用,而秘术等级则由他们原主人的先天秘术等级决定!
第三秘术狂信,七品巅峰。
信徒总数为一百八十万,相邻信徒等级数量比例,依旧是30。
第四秘术招雷,七品高级。
第五秘术补元,七品高级。
第六秘术朦胧,七品初级。
第七秘术飞羽,七品初级。
第八秘术心眼,九品巅峰。
第九秘术心剑,九品巅峰。
仙术方面。
九转玄功达到第二层第三级。
太上雷法达到第一层大圆满。
季秋的信仰数量,不足以供应他同时修炼两门仙术。
所以他决定优先修炼九转玄功,因为九转玄功是提升基础实力的,基础为王嘛。
而没有信仰辅助修炼的太上雷法,便只能依靠水磨工夫了。
依旧是停留在第一层大圆满。
所有秘术与仙术加持效果汇总到一起。
让季秋单臂力量达到2300公斤。
奔跑速度达到千米6.2秒。
精神达到常人巅峰4.8倍,虽然不能真正以精神来影响现实,但已经可以产生威压了。
普通人在季秋面前,甚至都不敢直视他。
体质达到常人巅峰5.6倍。
能承受1.2吨力量的正面冲击,皮肤更加坚韧,恢复力、持久力,皆有提升。
一条半尺长的口子,最多半个小时,就会自行愈合。
拉着任红昌、张宁、蔡贞姬三女探讨人生,能一夜十次郎!
现代势力发展情况。
主要还是局限在安南国中,但他开设的公司企业,却已经是涉及各个方面。
整个安南国直接拿他工资的人,已经超过了两百万。
而受他影响,靠他吃饭的人,已经超过了三千万。
安南国人口总数为1亿,如今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要靠季秋吃饭。
他就是安南国真正的无冕之王!
此时即便是他取走了安南国三大政治派系首脑体内的龙种,也没人敢动他。
因为动他,就是动安南国!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并未取出三大首脑体内的龙种。
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这三大首脑会始终将安南国的利益放在首位。
古往今来,为了自己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人,从不少见。
而就目前的季秋来说,虽然安南国内已经没有能够动他的力量的。
但安南国外却还是有的。
甚至都不用五常出手,一般强国都能把他的势力给扬了。
当然,也仅限于把他的势力给扬了,想要把他给扬了是不太可能的。
就目前季秋所拥有的个人实力而言,在现代世界可称无敌!
而他接下来的现代世界发展方向,是分两步走。
其一是对内。
继续深耕安南国,提升靠他吃饭的安南国人数量,将原有的三大政治派系整合为一个,大搞基建,提升安南国整体实力。
其二是对外。
将触手伸向安南的邻国南掌和扶南,以及南掌和扶南的邻国蒲甘和暹罗。
季秋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将这五个东南亚小国整合到一起。
先进行经济合作,然后是政治军事合作,最终实现彻底融合。
如果能将完成这个计划,将他们整合成一个国家的话,那季秋在现代世界的权势,也能达到中等国家的地步了。
然后是麾下文武情况。
首先介绍新近投奔的人才。
季秋的招贤榜在不断发挥作用。
他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也吸引了大批人才。
最初只是寒门人才,但随着季秋在战场上高歌猛进,很多世家大族也开始派来人才了。
当然,目前还没有世家大族愿意全族投奔。
主要是跟荀氏一样,派出荀攸这种家主旁系子弟过来投资。
这段时间季秋新收的各类人才足有百人之多。
不过真正值得季秋关注的人才只有一位,张昭!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氏,是三国时期东吴举足轻重的重臣。
他在东吴的地位,堪比荀彧之于曹操、诸葛亮之于刘备。
张昭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学,跟随白侯子安研习《左氏春秋》,凭借渊博学识声名远扬,尤其对《汉书》的钻研造诣颇深,深受当时士林敬重,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齐名且交情深厚。
就连为袁绍起草讨曹檄文的陈琳,虽出身徐州,也对张昭倾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