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客 作品

第443章 被炮灰的倒霉九族43

不论周家众人如何想法,从昌平伯府离开,估摸着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回,两口子马不停蹄重新窝回了温泉别宫。

 

京城冬日里本就寒冷,不说本就懒散惯了的安宁,上官淮本人更是大步都不想养外间迈上一步的主儿。

 

每日巴拉着人不松手睡到日上三竿不说,若不是安宁偶尔带着养养花,交流书画曲艺,时不时练上一些养生的剑法,只怕这人还能更摆上一些。

 

总地来说,跟宫里不分寒冬酷暑,每日雷打不动卯时起,起身先练上大半个时辰武艺的祖孙两人简直可以说两模两样。

 

这状态,就连朝中想着投机取巧,动些歪心思的大臣都不由无语了一瞬,本来心下还未长成的小火苗当即便熄灭了大半儿。

 

尤其再得知,春时刚过,京城之中尚还未真正步入酷暑。永乐亲王两口子便又又又跑去京郊避暑山庄。

 

每日据说是赏花游船不亦乐乎。

 

某些大臣:“……”

 

抬头瞅了眼上首日理万机的当今,再瞅瞅东宫内,据说十几位文武师傅争相叹服,一众课业从未落下半分,就这,还能游刃有余地帮着陛下处理公务,顺带收拢人心的太孙殿下。

 

“难道这就是传闻中的隔辈亲?”

 

暗戳戳对比之下,不乏有机灵人想到家中不成器的儿子。心道既然这块儿泥如何也扶不上来,要不干脆别扶了,早点娶个聪明点儿的儿媳妇儿尽早培养下一代也成啊!

 

说不得正是孙儿类吾呢!

 

感觉自个儿还有好多年能活的老大臣当即下定了决心。

 

还不晓得被做了不孝儿孙的反面例子。总之,随后数年,安宁两口子大多宫里别宫两口跑。

 

当然了,这一年四季冬日严寒,夏日又值酷暑,秋日嘛,又有那么些许干燥,春日,咳咳……庄外更是山花烂漫,风光正好之时。

 

若非上官淮身子确实不济,又有人身安全这方面需要考虑,两口子说不得一时兴起,还真要下江南玩玩儿。

 

毕竟本朝造船业如今还算发达,当今上位之后更重此道,于往来贸易也不似先帝那般苛刻。

 

尤其在去岁,也就是今上登基第十一年,由自家亲娘的莳花之术做为灵感来源,由太孙殿下亲自安排人手经历多番试验,终于将“杂交育种”一道延伸到了其他经济作物之后。

 

截止目前,已经在豆类,甚至水稻上有了初步成果。

 

一些果树上也成效斐然。

 

经此一役,不说民间,便是朝堂之中,太孙殿下本就稳当的东宫之位愈发稳固。

 

尤其初初入朝便手起刀落废掉了几位试图跳出来的宗室子弟,以及一些顽固大臣,更叫人挑不出错来。

 

就是识海内,系统见此难免有些不乐:

 

“为什么啊,宿主,以你这辈子的人设,还有精于莳花的技能,自已提出这个不是更好吗?”

 

干嘛非要将功劳让渡给他人。

 

不像现在,虽然太孙确实有声明,这些都是承袭了自家亲娘,永乐王妃的技艺。但到底不一样啊!

 

统子不由得蹲在角落画起了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