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2页)

 难道历史发展还没到这一步? 

 也是,按照历史进度,应该是张良在沙丘刺杀秦始皇以后,遭受秦始皇的通缉,逃到了下邳,然后才遇到黄石公,获得了太公兵法。 

 张良沉声问:“你如何得知,那人是黄石公?” 

 闻言,赵惊鸿一怔,诧异地看了一眼张良。 

 他这么说,说明张良早就得到了太公兵法! 

 也是!  如果得到太公兵法以后,立即就融会贯通,那张良也太神了一些。 

 若是之前便得到了传承,仔细研读,等辅佐刘邦的时候,便已经大成,成为千古谋圣,如此才是正常。 

 至于他跟黄石公的故事,很可能是张良自己的说辞。 

 当即,赵惊鸿笑了,随口道:“猜的!” 

 然后就继续前行。 

 捡到了一个大宝贝,谁不开心呢。 

 或许现在的张良还没将《六韬》融会贯通,但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不着急。 

 等张良真的将这些融会贯通了以后,想要说服对方那难度可不就是高了一点半点了。 

 至少现在,赵惊鸿觉得自己还能唬一唬张良。 

 扶苏好奇地问道:“大哥,何为太公兵法?” 

 扶苏是一个爱书之人,碰到喜欢的书籍,反复阅读都不会觉得腻,甚至要抱着睡觉。 

 知道谁家有珍贵的藏书,扶苏更是恨不得几度登门,以求一观。 

 听到赵惊鸿说起书籍,立即好奇了起来。 

 赵惊鸿看了一眼惊疑不定的张良,笑着说道:“传闻中,太公兵法乃是姜公姜子牙所作,又被称之为六韬,分别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共六十篇,对否?” 

 赵惊鸿的话,在张良心中炸起了惊雷。 

 当即,张良对赵惊鸿恭敬起来,拱手道:“敢问先生如何得知?可是也曾深研太公兵法?” 

 赵惊鸿摇头,“并未读过,只是听说,略知一些。” 

 张良心中惊讶不已,心中猜测赵惊鸿的来历。 

 当即,张良拱手询问道:“敢问先生师从何人?” 

 赵惊鸿笑了笑,摇头道:“我跟你们不一样,我的老师很多,但是他们都不在这个时代,我的学习方式也很多,并不局限于看书,如果非要冠名一个老师的话,那便是天人吧。” 

 天人之师! 

 张良猛地瞪大了眼睛。 

 好大的口气! 

 看到张良的反应,赵惊鸿很满意。 

 别的不说,古人是很吃这一套的。 

 扶苏在一旁助攻道:“先生,我家大哥,才学惊天,说是天人之师,一点也不为过。” 

 “我家大哥曾言,他此生立志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完,扶苏还傲娇地抬了抬下巴。 

 赵惊鸿脸颊微红。 

 尬! 

 太尬了! 

 但是,心中好爽怎么回事。 

 不愧是自己的好弟弟,替自己装逼立人设,杠杠的! 

 张良更是满脸吃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人才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单凭这四句话,张良就愿意称其为师! 

 “先生大才,请受我一拜!”张良满脸正色,对赵惊鸿行礼。 

 赵惊鸿摆手,“子房不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