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第2页)

 甚至现在连王贲也退居二线,很少参与朝堂之事了。 

 他们现在推举之人,只有王离。 

 而王翦和王贲足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生活了。 

 对于他们王家来说,更进一步很难。 

 哪怕是王承有从龙之功,王家也不一定在乎。 

 这是极为麻烦的。 

 但是如今的王承,已无退路。 

 蒙恬想了想,沉声道:“依我看,你怕是不能告诉你父亲,若是王翦大义灭亲,跟始皇汇报此事,咱们的努力全部都功亏一篑了!” 

 王承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 

 次日。 

 赵惊鸿和张良在书房内探讨上郡的发展规划。 

 张良有自己的想法,在赵惊鸿看来,其实有些理想主义了。 

 但是,却是很适合赵惊鸿的。 

 因为张良这种理想主义,若是在大秦为官,那必然是不行的。 

 上面的丞相和各级官员,肯定是不同意的。 

 下面的执行力未必也够。 

 更要皇帝决策。 

 一来二去,其实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想要干实事儿,难之又难。 

 但是在上郡不同,张良的权力很大,而且上下他都可以管。 

 并且最关键的是,有财力支撑,且地方小,想要实施什么政策,可以很快见效。 

 如今的上郡,就犹如一个特区一般,特殊发展。 

 交谈过后,张良提议,“如今天下对秦政极为不满,怨声哀悼,若扶苏自立为王,那必然会引来无数人的投奔,到时候我们依然可以统治天下,建立新政,倒不如我们直接自立为王好了。” 

 赵惊鸿看了张良一眼,“你看,着急了不是。” 

 张良苦笑一声,“我只是希望,可以更快完成咱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