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第2页)

 “若是一旦彻底开放商业,农民的地位就会迅速下降,会毁坏大秦的根基。” 

 “农家在这些方面都是有研究的。” 

 “而我需要农家,并不是需要他们的思想,如果按照他们的思想来说,人人都去耕种得了。” 

 “我要的,是他们的经验,是那些经常在田间地头忙碌,研究泥土、植物的人。” 

 “他们明白,什么样的泥土最适合种植,知道如何轮播。” 

 “比如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这都是宝贵的经验,而且他们知道,作物每个阶段生长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 

 “如此,我才会想要联系上农家。” 

 “而我手中,有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理论,但是需要经验丰富之人去实践。这农家,就是实践者!” 

 扶苏闻言,惊讶地看着赵惊鸿,“大哥,你真有可以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法?” 

 “那是自然!只不过,我只有理论,需要有人去实践,并且要对农作物有深刻的研究的人才行,否则的话,很难实现。”赵惊鸿道。 

 他现在从不小瞧低估古人的智慧,他觉得现在农家估计早就总结好一套专业的理论了,甚至有不少的著作。 

 如果完全按照农家他们的耕种方法去耕种,估计也能提高粮食产量,问题是没有机会得到推广而已。 

 “如此,我愿意亲自去请农家之人出山!”扶苏起身沉声道。 

 赵惊鸿点头。 

 不愧是扶苏,为了大义,为了大秦的发展,能够放得下脸面,礼贤下士。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大家图的就是一个你懂我,尊重我,给我展现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我就为你卖命。 

 特别是儒家,很讲究这个,扶苏在这方面也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