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焚鞠戒己身(第2页)

 “军中自可练骑射,”

 李治打断道:

 “但朕要的是禁奢靡、正风俗。”

 他望向魏元忠年轻的面孔,忽然想起魏征曾在朝堂上直谏太宗,

 “戒奢以俭”,而眼前这年轻人,倒有几分先祖风骨:

 “你若觉得朕做得不妥,可上疏言事。” 魏元忠伏地叩首:

 “陛下纳谏如流,乃大唐之福。”

 退朝后,李治独留长孙无忌在殿内。

 “舅舅可知。” 他盯着香炉中渐渐冷却的鞠灰:

 “昨日击鞠时,朕看见武昭仪眼中有光。”

 那道光,曾在她驯狮子骢时闪过,在她抱着李弘笑时闪过,此刻想起,竟让他胸口发闷。

 长孙无忌捋须的手顿了顿:

 “陛下当以江山为重。”

 他故意忽略李治眼底的挣扎:

 “王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此乃陛下家事,亦是国事。”

 李治捏了捏眉心,想起昨夜在蓬莱宫,武媚娘解开衣襟喂李弘时,露出的腹部妊娠纹。她当时说:

 “弘儿将来若学击鞠,臣妾必叫他先读《贞观政要》。”

 此刻想来,竟像是预防针。

 “明日你带李忠来见朕。”

 他突然开口:

 “该让这孩子多接触些政务了。”

 长孙无忌心下了然,躬身应下。

 走出太极殿时,他看见王德顺正指挥宫人清扫鞠灰,忽然想起李治登基前,曾在感业寺对武媚娘说

 “不相见争如不见”

 如今却因一个鞠,牵出这许多心思 ,

 帝王家的情与权,果然比长安的棋盘街还要错综复杂。

 酉时三刻,武媚娘坐在蓬莱宫廊下,看着乳母抱着李弘在庭院里逗弄鹦鹉。

 孩子忽然伸手去抓鹦鹉尾羽,奶声奶气地笑起来。

 她摸了摸袖中藏着的鞠残片,想起今早王德顺来传旨时,特意多留了一句:

 “圣人说,焚鞠非为绝乐,乃戒己身。”

 “殿下,陛下让您教小皇子读《贞观政要》。”

 贴身宫女捧着书卷走来。

 武媚娘翻开书页,目光落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几句上,忽然轻笑出声。

 她转头望向太极殿方向,夕阳的余晖正为那座巍峨宫殿镀上金边,却照不穿深宫里的重重人心。

 永徽三年的这个二月,就在焚烧的鞠灰与朝臣的叩首中,悄然走向尾声。

 李治在御书房批阅奏疏时,忽然闻到远处飘来的乳香是李弘身上的味道。

 他摸出怀中珍藏的武媚娘旧帕,帕角绣着的并蒂莲已有些褪色,却比殿内任何一件珍宝都要珍贵。

 他轻轻地将那块素净的帕子放在了《贞观政要》的下方,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需要被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

 然后,他缓缓地提起笔,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落下了第一笔。

 “朕非亡国之君,然守成之责,重于泰山。”

 这一行字,如同一股清泉,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字迹清晰而有力。

 他的笔触间透露出一种沉稳和坚定,似乎在向世人宣告着他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