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君悦芙 作品

第三百八十二章 端午节的由来(第2页)

 

周季重歪头一脸不解的看着李孟姜道:“但是先生说,我们过端午节是为纪念屈灵均的。”

 

李孟姜点头:

 

“却是如此,小重你知道为什么吗?”

 

周季重望着案头竹简上的 "屈原" 二字,指尖轻轻拂过被烛火映得发亮的竹片。

 

他知道,那个披发行吟的诗人,骨血里浸着对楚国的痴恋。

 

楚国的山陵河川早已融入他的血脉,即便秦国的战神白起捧着芈八子的密令前来,即便那道命令里藏着楚国公主对故土才子的爱惜,他也只是抚着腰间断剑摇头。

 

"先生可知,秦相范雎已在函谷关备好车马?"

 

白起的铁矛在月下泛着冷光,却惊不起诗人眼中半点波澜。

 

屈原望着郢都方向,衣袂被江风扯得猎猎作响,发间香草的气息混着泪水,滴落在秦国使者带来的金印上。

 

那是芈八子特意叮嘱打造的 "客卿之印",印纽雕着楚国特有的凤纹,却终究暖不了诗人冰凉的指尖。

 

"白将军可见过丹阳的红蓼花?"

 

屈原忽然笑了,笑容里浸着血沫般的殷红:

 

"我幼时在那里追过蝴蝶,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比这金印上的凤纹要好看千倍。"

 

他转身走向湄罗江,袍角扫过岸边芦苇,惊起一滩白鹭。

 

白起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芈八子的叹息:

 

"楚人终是痴的,宁投江而死,也不愿为他国谋。"

 

那日湄罗江的水格外浑浊,百姓们看见诗人抱着石头沉入江底时,水面忽然浮起大片大片的艾草。

 

周季重摸了摸腰间的玉佩,那是用屈原生前佩戴的兰草纹样所制。

 

他忽然明白,有些根系一旦扎进故土,便再难拔出

 

即便芈八子以楚国公主之身执掌秦国权柄,即便白起的铁骑踏碎楚国城门,也断不了诗人与这片土地的羁绊。

 

听说白起后来在江边立了块碑。

 

书童添茶的声音打断思绪,周季重望着窗外明月,想象着那位铁血战神立于江畔的模样。

 

或许那一刻,杀神手中的剑不再是凶器,而是替诗人刻下碑文的刀: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是屈原的执念,也是所有楚人刻在骨血里的倔强。

 

李孟姜牵着小儿子周季重往门外走,竹编袖袋里的雄黄块蹭着掌心,硌得生疼。

 

巷口传来咚咚的鼓声,惊得檐下燕子扑棱棱飞起,

 

她索性松开手,从袖袋里捏出一小团雄黄粉,对着他额头轻轻一按。

 

“别躲呀。”

 

她望着他蹙起的眉头笑出声,指尖的雄黄粉沾了些在他眉间,像点了颗浅黄的痣:

 

“外婆说,抹了这个,五毒不敢近身子。”

 

周季重用袖子蹭了蹭额头,却被她抬手拦住:“小重,不可以擦掉哦,晚上才擦掉。乖。”

 

李孟姜拿出一个小布包:“小季重,这个小小布包里有艾草,可以驱邪哦”

 

母子站在江边看着龙舟比赛,半晌才回家,顺便买了几个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