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圣意纳贤才(第2页)

 终于,有官吏找到了裴融的一位孙子裴远。

 这裴远自幼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虽出身没落,却心怀大志。

 当官吏找到他,告知天子旨意时,裴远激动得热泪盈眶:

 "没想到我裴家先辈的功绩,陛下竟一直记挂于心。

 我定当以先辈为榜样,为朝廷效力,不负陛下隆恩。"

 封孝琰的后人封明,也是个有才干的青年,他在当地小有名气,为人正直,办事干练。

 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官职,封明感慨道:

 "我封家虽已不复往日辉煌,但陛下却给了我重振家门、报效国家的机会,我定会珍惜,在新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

 很快,裴远、封明被带到朝堂之上,面见天子。天子看着这两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欣慰地说:

 "你们的先辈为北周立下赫赫功劳,如今你们也当继承先辈之志,为我朝贡献力量。

 望你们能勤勉工作,不负期望。

 "裴远、封明齐声应诺,自此踏上了为朝廷效力的新征程。

 在来济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后,他迅速进入角色,与其他大臣密切配合,共同处理繁杂的政务。

 他常常与同僚们一起讨论朝政,各抒己见,有时为了一个政策的制定或一个案件的处理,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

 来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新的岗位上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朝廷的稳定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九月,这个季节虽然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也没有夏天的热烈奔放,但却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韵味。

 在这个看似平凡的月份里,发生了两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却对整个朝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天子的两道旨意,犹如两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照亮了裴融和封孝琰后人的前程。

 这两道旨意不仅给予了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更让他们有机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对于裴融的后人来说,这道旨意无疑是他们家族的荣耀。

 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在朝廷中崭露头角,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而对于封孝琰的后人来说,这道旨意则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

 他们可以摆脱过去的阴影,重新开始,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这两道旨意不仅为裴融和封孝琰的后人带来了希望和机遇,也为朝廷增添了新的得力助手。

 这些年轻的才俊们,将带着天子的期望和信任,投身于朝廷的各项事务中。

 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将为朝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朝廷不断向前迈进。

 同时,这两道旨意也展现了天子的仁德与用人之道。

 天子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都能得到重用。

 这种用人之道,不仅体现了天子的开明和睿智,更为朝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孟姜觉得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道旨意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笔,但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