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柳子燕任中书令

永徽四年十一月丁巳日,太极殿内的铜香炉中,龙脑香的烟雾袅袅升腾,然而这股香气却无法驱散殿内的丝丝寒意。

 

柳子燕身着五品官服,笔直地站在官员队列之中,他的后颈被进贤冠的系带紧紧勒住,已经开始感到一阵发麻。

 

自从他的外甥女王氏登上皇后宝座以来,柳子燕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原本只是个小小的莱州刺史,如今却被调入了长安,这才不过短短半年时间。

 

而此刻,他却要面对满朝文武的注视,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柳子燕。\" 李治的声音突然从龙椅上传来,仿佛一道惊雷,惊得柳子燕的膝盖微微发颤。

 

皇帝今年刚满二十岁,年纪尚轻,但他身上那件玄色团龙袍却显得有些空荡,仿佛他的身体还未能完全撑起这件华服的威严。

 

然而,当柳子燕抬起头,与皇帝的目光交汇时,他却感受到了一股冷冽的寒意,那双眼眸,犹如被寒冰淬炼过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柳子燕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跨出一步,双手将象牙笏板高高举过头顶,朗声道:

 

\"臣在。\"

 

“朕听说,你在莱州清查逃户时,两个月就追回了三千丁口?”

 

李治把玩着案头的螭纹镇纸,声音听不出喜怒。

 

这话让柳子燕心里咯噔一下。

 

追逃户的事他确实做过,但在地方上是本分,在朝堂上却成了把柄

 

长孙无忌一党的人,最恨地方官多生事端。

 

他咽了咽唾沫:

 

“不过是按律办事,不敢居功。”

 

“按律办事?”

 

李治突然冷笑一声,殿内气氛瞬间凝固,

 

“中书令空缺三个月,满朝举荐的都是关陇门阀子弟,唯有皇后说,柳子燕能把公文写得明白,也能把账算得清楚。” 这话一出,柳子燕后背瞬间湿透了。

 

他想起三日前在椒房殿,王氏攥着他的衣袖说:

 

“陛下想自己用人,你是舅舅,总得替我争口气。”

 

原来皇后说的 “争气”是要他做皇帝手里的刀。

 

“臣愿为陛下分忧。”

 

柳子燕重重叩首,额头贴着冰凉的青砖。

 

他听见班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不用抬头也知道,是长孙无忌的门生在交头接耳。

 

果然,褚遂良跨出一步,花白的胡须气得直抖:

 

“陛下!中书令掌机要、制诏令,非德高望重之臣不能胜任。柳子燕资历尚浅,恐误国家大事!”

 

柳子燕盯着青砖缝里的苔藓,手心全是汗。

 

他想起二十年前考中进士时,主考官说他

 

“文章朴实,堪当大任”。

 

可在这朝堂上,朴实成了罪过,资历浅成了死罪。

 

“资历?”

 

李治猛地拍案,震得玉笏板都跳了起来:

 

“贞观年间,马周从一介布衣做到宰相,靠的是资历?柳子燕在地方上干了十五年,断过案子,督过漕运,不比那些只会掉书袋的强?”

 

长孙无忌终于开口了,声音像从冰层下飘出来:

 

“陛下爱才,老臣等自然欣慰。只是中书令位同宰相,还望陛下……”

 

“不必说了!”

 

李治抓起案头诏书甩在地上,黄麻纸在空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