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君悦芙 作品

第436章 突厥动向与边防预警(第2页)

 

这本兵书详细记载了突厥军队的编制、装备和战术等信息。

 

当程咬金翻开书页,看到“其弓以鹿角胶粘合,劲利过胡”这句话时,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意味着突厥人正在暗中准备大量的弓弦,而这些弓弦很可能会被用于制造更强大的弓箭。

 

旁边的长史低声道:

 

“看来贺鲁是要大动干戈了。”

 

更深漏尽时,崔敦礼还在兵部核计粮草。

 

账房先生拨着算盘:

 

“西征所需粟米十万石,布帛五万端...”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马蹄声,是西州互市监的快马回报:

 

“尚书,突厥商队已离境,随行多了二十车木箱,不知装着何物。”

 

崔敦礼立刻派人去西市查访,得知那木箱里装的竟是从波斯买的琉璃镜。

 

“琉璃镜?”

 

他对着铜镜思索,突然明白

 

贺鲁是用互市作掩护,实则探看唐军的布防。

 

十一月廿三,李治在宣政殿召见程咬金。

 

老将军捧着西征方略,声音洪亮:

 

“陛下,臣请率五万精兵,直取弓月城!”

 

李治看着方略上的朱砂批注,那是他昨夜亲自改的 \"稳扎稳打,先断其羽翼\"。

 

皇帝递过一杯热酒:

 

“程爱卿,贺鲁势大,不可轻敌。”

 

他想起太宗朝的李靖:\"朕给你三个月筹备,务必查清处月、处密等部的动向。\"

 

程咬金接过酒杯,见酒中映着自己斑白的须发:

 

“陛下放心,臣此去若不胜贺鲁,不回长安!”

 

退朝后,崔敦礼在宫门外遇见西州来的信使。

 

那人递过个蜡丸,里面是王君廓的密报:

 

\"突厥商队中有汉人向导,疑似前隋旧部。\"

 

他捏碎蜡丸,想起永徽初年归顺的突厥酋长阿史那弥射,便对信使说:

 

“告诉王监官,找到那汉人,许以重赏。”

 

十一月三十日,长安的暮雪落在承天门的鸱吻上。

 

程咬金在军营誓师,五万府兵列阵于渭水之滨。

 

老将军指着西方的落日:

 

“弟兄们,贺鲁占我庭州,杀我百姓,此仇必报!”

 

士兵们振臂高呼,刀枪在夕阳下闪着寒光。

 

而在西州的戈壁上,突厥使者阙啜正催马回营。

 

他不知道,商队里的三名 “胡商” 其实是唐军斥候,此刻正躲在烽燧里,用雕翎笔在羊皮纸上绘制贺鲁牙帐的布防图。

 

在遥远的轮台城上,唐军士兵们正忙碌地修补着战楼。

 

他们熟练地运用着上个月筑城时剩余的石灰和苇箔,这些材料在西域恶劣的风沙环境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坚固性。

 

夜幕降临,李治在甘露殿里专注地查看西征军的战报。

 

烛光摇曳,照亮了他那专注的面庞。崔敦礼站在一旁,指着地图上的互市点,向皇帝禀报:

 

“陛下,根据突厥商队的行动轨迹来判断,贺鲁的主力应该就在双河一带。”

 

李治凝视着地图,思考片刻后,果断地拿起一枚玉棋子,轻轻地将它放在庭州与弓月城之间的位置上。

 

他的动作沉稳而坚定,仿佛这个决策已经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告诉程知节,先攻打处月部,斩断贺鲁的一只臂膀。”

 

李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