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加赠武德功臣官(第2页)

 

“哎呀,不管怎么说,总是荣耀。”

 

她把匣子锁上,钥匙在手里转了两圈。 消息传到洛阳时,殷开山的曾孙正在龙门石窟凿佛。

 

他放下錾子,接过驿站送来的告身,上面写着追赠殷开山为司徒。

 

旁边的石匠凑过来看:

 

“你曾祖当年跟着先帝打天下,现在总算熬出头了。”

 

殷家的曾孙没笑,只是把告身揣进怀里,拿起錾子继续凿,石屑落在他的粗布衣衫上,簌簌作响。

 

长安的鸿胪寺里,新罗使者正看着唐朝的功臣图谱。

 

画师刚补画了追赠的十三人,屈突通的画像里,铠甲上还带着箭伤;

 

武士彟穿着朝服,手里捧着笏板,眉眼间竟与武则天有几分相似。

 

“这些人都是帮大唐定天下的?”

 

使者用生硬的汉话问,手指在画像上点了点。

 

鸿胪寺的官吏点头:

 

“遥想着当年天下未定,这些人或战死,或病死,能留全名已算幸事。”

 

他指着武士彟的画像:

 

“这位的女儿现在是昭仪,很得陛下信任。”

 

使者哦了一声,忽然想起自己带来的国书里,也列着新罗的开国功臣,心里默默盘算着回去也要请国王追赠官爵。

 

到了三月下旬,追赠的册文都已刻成石碑,立于各功臣的墓前。

 

屈突通的墓在咸阳原上,新立的碑上刻着 “大唐故司空屈公之碑”,碑阴列着他的功绩,由秘书省的学士题写,字里行间都是敬重。

 

有个老农路过,看着碑上的字,对孙子说:

 

“当年这位将军守潼关,咱们才没遭兵祸,现在该享这份荣耀。”

 

武士彟的碑立在文水老家,武家的族人都来祭拜。

 

武元庆手捧着祭品,缓缓地跪在了墓碑前。

 

他的目光凝视着墓碑上刻着的“礼部尚书”四个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小时候,父亲常常教导他读《孙子》,告诉他“兵者,诡道也”。

 

那时的他,年少无知,对这句话的深意并不理解。

 

然而,如今站在父亲的墓前,他才深深领悟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多年过去了,世事变迁,他从未想过,因为妹妹的缘故,父亲的名号竟然会再次增添光彩。

 

这一切,都像是命运的安排,让他感慨万分。

 

与此同时,在立政殿的窗台上,摆放着一盆新栽的兰花。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兰花上,使得它显得格外娇艳。

 

武媚娘静静地站在窗前,凝视着那盆兰花,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就在这时,李治走了进来。

 

李治的目光落在了窗台上的兰花上,然后又转向了武媚娘。

 

他看到她正对着十三功臣的名册出神,便轻声问道:

 

“听说屈突诠要去守河东了,也算是继承祖业吧。”

 

李治说着,拿起了那本名册。

 

名册上的墨迹已经干透,显然是武媚娘刚刚写好的。

 

他看着名册上的名字,心中不禁感叹武媚娘的细心和周全。

 

武媚娘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

 

她的笑容中似乎蕴含着许多深意,让人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