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什么叫真正阅历见识
关于见识与阅历的层次:一场无尽的旅程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同外界的互动中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见识、阅历这些词汇,听起来虚无缥缈,但总归是人类努力从混沌中追寻秩序的尝试。人生可以是一条线性的轨迹,也可以是一个循环的圆。无论你怎么看,总有一些东西指引着这种成长的路径——它不在外界,它藏在人心深处。
人生的层次,有时候更像是你与世界对话的方式。这对话从最初的懵懂开始,逐渐拓展到对世界的质疑、理解、包容,最后或许能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这不是一条必然抵达的路,但却是所有人类思考的终极目标: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初识的安稳
从出生那一刻起,世界就是一个既定的舞台。你被教导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什么是山,什么是水。这个阶段的人生,是一种本能的生存状态。你照着别人的规则走,觉得世界是简单的,所有事物都是它们看起来的样子。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你不会去深究,它们为什么是这样,它们是否有别的可能。
这种状态很安全。它像是一个温暖的摇篮,为你提供了足够的庇护。你以为世界的逻辑是清晰的,甚至是固定的。但这种安稳,终究是暂时的。因为当你开始真正接触世界,你会发现,这一切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理所当然。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破碎的认知
成长的第一步,往往是质疑。质疑是痛苦的,它意味着你要打破那些曾经让你感到舒适的规则。你开始发现,山不一定是山,水也不一定是水。所有看似明确的事情,在更深的层面上,可能都隐藏着另一种真相。
这是一种撕裂感。你会觉得过去的自己是可笑的,你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疑问甚至愤怒。为什么规则是这样的?为什么人们都在遵循这些看似荒谬的逻辑?你可能会陷入一种对抗的状态,试图推翻一切,试图找到自己的答案。
但这种状态并不稳定。因为你会意识到,质疑本身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理解。你推翻了许多东西,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秩序。你的世界观开始崩塌,而混乱正在蔓延。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重构的智慧
当你经过质疑的风暴后,你会发现,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简单。相反,它的复杂性让人更加无能为力。但在这层复杂性中,你却开始看到某种规律。山,依旧是山,水,依旧是水。但它们不再是你最初认为的那种简单的存在。
你开始接受,世界的复杂性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再试图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去定义事物,而是学会了在灰色地带中找到平衡。这是一种妥协,但又不仅仅是妥协。你明白了,规则的存在有其道理,尽管它未必完美;你也明白了,自己无法改变一切,但你可以在局部做出贡献。
这种状态是一种平和的智慧。你不再过分纠结于世界的不公,而是开始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你接受了自己的局限,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对抗,而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