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雷霆压境,咸阳陷落

 函谷关的晨雾还未散尽,廉颇的指甲已在羊皮卷上掐出月牙印。

 项燕掀帘而入时,老将军正用袖口反复擦拭那幅被汗渍浸透的秦军方阵图,羊皮纸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极了当年长平之战前,赵括撕毁廉颇军报的动静。

 "老将军!"项燕的青铜甲叶撞在帐杆上,震落一串露珠,"探马回报,渭水南岸的秦军昨夜换防,前营空了三分之一——果如太子所言,赵高调走了蒙恬的边军!"

 廉颇突然直起佝偻的背,八十岁的老将腰杆挺得比帐前的玄铁枪还直。

 他抓起案上酒碗,酒液泼在地图上,在"咸阳东门"的位置洇开一片污渍:"传令弩营,把蹶张弩全搬上渡筏!

 玄甲军跟我打头阵,过了渭水就砍断所有船索——今日不是鱼死,便是网破!"

 帐外的号角应声炸响,惊飞了檐下的寒鸦。

 项燕望着老将军腰间那柄断过九次又重铸九次的吴钩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楚宫见过的青铜编钟——此刻的廉颇,正是被命运之槌敲响的最后一声黄钟大吕。

 同一时刻,蓟城的"六国文教院"里,林婉的指尖轻轻抚过案上竹简。

 晨光照进雕花木窗,在她鬓间的青玉簪上流转,将"燕"字旗的影子投在身后的帛书上。

 台下坐满了各国学者,齐稷下学宫的白发博士摸着胡须低语,魏大梁的策士攥着竹简的手在发抖——他们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在燕国的土地上,听一位女子主持这样的盛会。

 "诸位。"林婉开口时,声音清越如鸣玉,"今日请大家来,不是听我讲《诗》《书》,是要见证一件比商汤伐桀、周武克殷更重要的事。"她转身展开帛书,"燕太子叶阳有令:六国不再是棋盘上的棋子,要做共执棋局的棋手。

 此为《六国共治盟约》,合纵不是权宜之计,是要立一个'天下共主,诸侯同尊'的新秩序。"

 台下炸开一片抽气声。

 齐博士突然站起,袍角扫翻了茶盏:"女公子可知,当年苏秦合纵不过十五年便分崩离析?"

 林婉望着窗外飘起的"燕赵楚"三色旗,想起昨夜叶阳从咸阳送来的血书,墨迹里还混着未干的硝烟:"当年合纵为抗秦,今日合纵为立制。"她指尖轻点帛书上"文教共修军法同轨"八个字,"太子说,要让天下人知道——统一不是谁吞并谁,是大家一起搭一座能遮风挡雨的房子。"

 咸阳城下的叶阳听不到蓟城的喧哗。

 他蹲在土坡后,眯眼望着城墙上的火把——那些本该巡夜的秦军,此刻正聚在垛口交头接耳,火把的光映得他们脸上忽明忽暗。

 "影卫,再加两百张传单。"叶阳扯下一片衣襟,蘸着马粪水在地图背面涂了两笔,"把'赵高发矫诏,要杀咸阳子弟'改成'赵高专权,连秦王都要杀'。"他把竹简塞给青隼,"用三石弩射,要让每个守军都能捡到。"

 青隼的箭囊里插着特制的竹箭,箭尾绑着用油纸包好的帛书。

 当第一支箭"噗"地钉在城门楼的梁柱上时,城墙上炸开一声惊呼。

 叶阳听见有人喊"这是太子丹的印信",有人骂"赵高这阉竖",还有人突然跪下来朝着燕军方向叩首——毕竟谁都知道,叶阳在逃秦质子时,曾散尽私财给咸阳饥民买药。

 "太子,东门有动静!"玄铁的短刀在月光下闪了闪,"守军把拒马搬开了,领头的百夫长举着白旗!"